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有優勢科目和弱勢科目,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數學這個科目上更是很多孩子的成績都不是很好,有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差。只是這個科目在考試中占據著很大的比值,所以孩子數學成績不好的五大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知道的。
數學成績不好的五大原因
1、基礎不扎實,不會用數學語言來表述概念、性質或者判定定理。比如在初一階段,學習幾何初步知識時,很多學生仍然用小學的思路來解題,列式計算線段的長度或者角度。雖然最終的答案可能是對的,但是拿不到過程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2、想負擔太重。有些學生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很好,可是到高中后發現成績下滑,甚至極速下滑,原因是思想負擔太重。這樣的學生害怕考試成績不好,思想包袱太重,學習不是輕松愉快的事,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變成痛苦的掙扎,導致學習效果差。
3、邏輯推理能力差。很多學生都期盼考試題就是之前做過的題或者類似的題,甚至里面的數都不要變。可是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是不可能出原題的,平時的考試中也很少遇見原題,所以這就要提高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了。
4、運算能力差。數學運算能力它不僅僅是代表了加減法乘除法這種運算能力,而是綜合的運算能力。細心地家長不難發現有的小孩,遇到單項題都會做,但是當把這些所有的知識點匯集到一個題上,綜合起來,這種綜合性的大題很多孩子就不會做了,其原因就是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弱。
5、比較厭學。由于孩子對數學的概念不理解,上課不怎么用心聽課,尤其是做題的時候也理解不了,這樣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導致孩子討厭這個科目。這種循環是互相作用的孩子越討厭越不喜歡,越不喜歡成績越不好,越不好就越不喜歡。
另外學不好數學的五點表現,解決方法要掌握
1、知識點薄弱
表現:這是成績在中等及中等偏下學生的通病,很多問題他不是不懂,只是懂的不夠透徹。打個比方:很多學生會解方程,但是卻不知道方程的定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所以他認為x+1=x-1不是方程,因為它沒有解,出現了不必要的丟分,此類問題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支招:
找到數學差的根源。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見到好的效果。要找出孩子數學基礎差的原因。是對數學不感興趣,還是對數學老師,以及教學方法不感興趣。其次還要看孩子的思維發展能力如何。只有找到了孩子數學基礎差的根源,才能制定相應的輔導計劃。
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學習數學的方法是很多種,你可以在班上對一些學霸進行咨詢,也可以咨詢數學老師。請注意,這里只是吸取好的經驗,任何人都會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利用學習方法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那些適合你自己的學習方法。
數學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之間的思維是不一樣的,同一個問題,有的學生思考起來會比較難,有的就比較簡單。同學們可以針對自己的思維薄弱點,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書籍來訓練自己的思維。
2、運算能力差
表現:每次閱卷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千奇百怪的計算錯誤,你讓老師怎么說,是說他基礎知識不過關,還是說他的大意失荊州。從根源上來看,還是基礎薄弱,公式、定理記不勞導致的。
支招:
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在平時做題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養成使用草稿紙的習慣,有必要時定期檢查草稿紙的書寫情況;做完題之后重視檢查,可每道題多算幾遍,這是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方法之一。
鞏固基本計算法則。數學中的定理、公式、法則是解題的依據,很多看似粗心大意造成的錯誤,其實還是與概念模糊,公式、法則含混有關,所以要想提高計算能力,還得從概念入手。多背多記、能學活用。
練習掌握計算規律和技巧。掌握計算習慣和基本知識對于初中生的計算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平時還應該加強計算技巧的訓練,特別是一些典型的計算技巧。
3、應用能力差
表現:數學和生活結合越來越緊密,架橋修路蓋公廁,應有盡有,不應有的也有。有的學生不是很懂生活,因此應用起來可就要了命了。
支招:
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的存在、數學的用處,這樣,才能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感受到生活的氣息,才能有聯想,不僅使做題過程的趣味性更強,也能讓生活中的小經驗幫助解題的過程。
4、不細致、規范
表現:缺乏細致的審題和規范的解題習慣,這可能和孩子的性格有關系,邊看題邊做,有時候題還沒有讀完,答案就已經做出來了。
支招:
在題目上勾畫,做標記。在讀題的過程中,養成邊讀題邊勾畫的習慣。最好是不同類型的重要字眼,用不同類型的標記方式(比如直線和曲線)。這樣在做題過程中可以減少審題方面的遺漏。家長可以檢查孩子平時做題時是否養成了這種習慣,如果沒有,需要提醒。
平時練習中培養答題規范。家長可以檢查在平常稍長一段時間的作業、隨堂測驗中,孩子有沒有被老師能糾正答題規范問題,有沒有進步。如果沒有進步,則需要提醒督促。
做完檢查不能忘。讓孩子在平時做作業時就養成檢查的習慣。尤其是一套類似考試試卷的作業題,從頭捋一遍自己寫上的答案,查看有沒有之前寫錯但是沒有意識到的地方。此外,選擇題也要檢查一下自己打鉤、畫圈的選項和自己最終寫上的是不是一致。
5、不會推理變通
表現:數學知識點就那么多,出卷老師再怎么刁鉆,他所涉及到的知識點也只有那些。可是我們很多的孩子不了解這個道理,不會推理、不會變通,做不到活學活用,于是抱著題目的時候,總覺得每個知識點都是新鮮的。
支招:
強化書本知識。“書本是數學的基礎”,尤其是一些定理、公式、法則等,尤其要做到融會貫通、活學活用。
總結規律。很多數學題都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性,而這種規律的探索,只能靠你自己,老師們所能教會你們的,僅僅是發現規律的竅門。很多學生、家長都很好奇如何摸索規律,除了大量練習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數學成績一直提不上去,還需要做些什么?
1、避免眼高手低
數學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熟悉、理解基礎理論概念只是學好這個科目的前提,最終的目的還是用于實際的操作中,或者說用于咱們的日常生活中去。所以孩子要勤于做題練習,堅決避免眼高手低的學習態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個科目也不例外。
2、整理錯題,題型分類
錯題本是很多老師都強調過的,而且高效整理、利用錯題本也是學霸們保持學習成績的一個好方法。但是簡單把錯題抄到錯題本上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是孩子在整理錯題過程中的思考與不斷復習錯題本。
分析每一道題目出錯的原因,并把錯因寫在錯題本上。通過不斷復習,加深印象,保證類似的問題不再出錯。對題型進行分類,把每個知識點對應的題型整理到一起,并且寫出每個題型的解答模板,這樣可以高效率地做出類似題型的題目來,極大的節省時間,同時提高正確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