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輔導孩子作業是家長的必修課,經常在看到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忍不住發脾氣,發完脾氣又內疚后悔,這種反復的煎熬對孩子對家長都是一種痛苦。家長急切想要解決在輔導孩子時控制不住自己脾氣的問題,但又不知該從何入手。那么,輔導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怎么辦?
輔導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怎么辦
第一大妙招——短線方法
1、迅速“逃離”現場
在某些時候,“逃離”現場并不見得就是無能和不負責任的表現,比如在我們預感到自己的情緒即將失控、冒出想對孩子大發脾氣的念頭時,“逃離”現場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幫助我們緩解情緒的方式。
當我們“逃離”了現場時,讓剛才想發脾氣的沖動延遲幾秒或十幾秒,等待“理智中樞”前額葉起作用,這樣就有一個時間和空間讓我們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包括去了解諸如孩子做作業慢等前因后果,也能對自己剛才的行為進行一個反思,尋找更為妥當的處理方式,避免自己不理智行為的發生,也不至于在對孩子大發脾氣之后又陷入深深后悔的矛盾當中。
而且,家長在任何時候都是身教重于言教。家長這樣做,實質上也是在通過自己調控情緒的過程,來教孩子學會如何合理調控自己的情緒,這本身就是一種對孩子的教育。
2、用強迫和暗示的方式讓自己冷靜下來
如果遇到現場不允許自己“逃離”的情況,那留在現場的我們還可以借助一些方法來強迫和暗示自己快速冷靜,比如,借助簡單、但對心理有較強的暗示作用的重復指令來提醒自己:“先默數100下!”或者不斷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對孩子發脾氣等等。
剛開始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但經過多次反復的訓練之后將形成條件反射,我們就越來越有可能在第一時間抑制住自己想對孩子發脾氣的沖動,這無疑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
第二大妙招——長線方法
解鈴還須系鈴人,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大都集中在輔導孩子學習上,尤其是在輔導孩子做作業上,輔導孩子做作業已經成為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動粗”的高發區,長此以往,不僅惡化了親子關系,還使得孩子在學習上越來越沒有信心,形成惡性循環。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減少對孩子發脾氣情況的發生,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去進行突破,這種突破性方法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沉淀才行,我們把它稱之為“長線方法”。
1、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孩子自身的優勢項目。
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家長對孩子的自信,同時也為了提升孩子對學習的自信。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身上不僅有相對弱勢的項目,也有優勢的項目,我們家長不能只盯著孩子弱勢的一面,而是要幫助孩子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項目,有步驟、有計劃地推動優勢項目獲得更大的發展,以此帶動弱勢項目也得到發展,進一步增長孩子的學習信心,最終優勢弱勢項目都能得到發展。
當孩子身上的弱勢項目得到了發展,變得更棒了,這自然就能大大減輕我們家長的焦慮,焦慮之心少了,也就不會輕易去對孩子發脾氣了。
2、不急不躁,降低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值,分階段提升孩子的學習力。
對家長來說,家長在教育上要保持一顆不急不躁之心,不對孩子提過高的期望值;對孩子來說,需要分階段去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力。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力的時候,在學習上就更有主動性,也有能力去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家長去操心諸如孩子學不學、能不能學好之類的問題。
3、努力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的秘訣之一,就是我們家長不當孩子的學習監督者,而是成為孩子學習上的同行者,在學習上是如此,在生活上亦是如此。
只有建立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的親子關系,才能呵護住孩子那種與生俱來的對新生事物的探索欲望,才能真正激發出他們的學習內驅力,而不是對父母敬而遠之,應付性對待學習。
4、幫助孩子實現學習上的自我管理
陪孩子寫作業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在父母不陪的情況下,也能做到獨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
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實現學習上的自我管理,比如,經常和孩子一起探討學習上的問題,以及經常鼓勵孩子、讓孩子不斷獲得成就感、多給孩子一些自由成長的空間等等,這樣就能促使孩子真正成為學習上的主人,自動自發完成自己應該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當孩子能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基本解決了父母對孩子學習上的擔憂煩惱等問題,沒有了擔憂煩惱,心平氣和的機會就多了,焦躁發脾氣的機會就相應減少了,這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
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幾種方式是錯誤的
1、盯著孩子寫作業
有些家長認為盯著孩子寫作業,能夠督促著孩子快點完成,同時覺得能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可是如果只是安靜的陪伴,那么沒有問題。但是很多家長在輔導的過程中,總是一味的責怪孩子。
比如:“你看你寫的歪歪扭扭的,擦去重新寫!”“這個答案對嗎?你動腦子了嗎!重新算!”像這樣帶有責怪性的語氣,讓孩子覺得自己寫作業的過程,都被否定了。所以不僅沒有動力,同時還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由此這樣惡性循環,作業質量嚴重下降。
2、頻道打斷孩子的專注力
有些孩子本身有能力獨自完成作業,但是卻遇上一個過分關心的媽媽。明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十分專注,可是媽媽卻時不時的問:“渴不渴啊,喝杯牛奶吧”!“吃點水果,再接著寫!”孩子被父母這樣頻繁地打斷,不僅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同時孩子的作業質量也被影響。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三心二意。通常和父母頻繁地打斷,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孩子認真思考或者想解題思路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打擾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安靜學習環境,是培養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法。
3、父母教孩子的做題方法出現問題
上文我們也提到一些家長,除了想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之外,另一方面也是覺得,如果孩子在做題上出現問題,自己能夠及時的幫忙解決。可是很多父母在家孩子的做題方法上,出了問題。有些父母在教數學的時候,甚至會用到手機、電腦,查各種解題思路。
孩子只是一味的想知道答案,并沒有做到舉一反三,整理解題思路。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學習。作為家長,如果真的想輔導孩子,一定要進行提前備課,把孩子的知識點運用在解題當中,孩子的學習成績才能有所提升。所以,想讓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個過程,變得簡單有效,其實正確的輔導方法非常重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