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陪讀,顧名思義就是陪孩子讀書。從學習到生活,家長都全程參與,不只是學習作業,還有生活心理等方面家長都要給予指導。那么,去學校陪讀家長做些什么呢?下面整理了一些正確的陪讀打開方式,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和同學。
去學校陪讀家長做些什么
1、家長要有正確的陪讀陪寫觀念
我們很多家長對陪讀、陪學的概念就是幫著孩子完成作業,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孩子獨立完成不了,家長幫著做。每天盯著孩子,寫好作業,復習所學知識,這個過程就是陪寫作業。
其實這只是陪讀陪寫的一部分,真正的陪讀陪寫不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更不是討好老師,家長怕做得不好,老師就不關注自己家的孩子,陪讀陪寫的目的,是讓我們的學生端正學習的態度,熟練掌握好所學的知識點,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正確的陪讀陪寫觀念,其實就是家長是學習的小助手,幫助孩子避免一些彎路,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給孩子一個答疑解惑的渠道。所謂走心的陪讀就是不管孩子的學習能力好與壞,都會用心去關注孩子的學習。
有批評也會有認可,陪讀陪學越早越好,不要等到孩子的成績不行,家長才焦慮和著急,有的家長甚至會辭掉工作,專心陪伴孩子學習。家長以為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從沒有走過心,在輔導的過程中,各種問題不斷涌現,最后孩子學習沒有提高,家長還落一個崩潰。
2、督促學習要落實到具體的學習行為中
學習是不輕松的,家長輔導起來也不輕松。所謂輕松的走心陪學,其實都是家長認清了事實,放松了心態,真正去關心了孩子的學習,了解了孩子的學習能力。你是85分的成績,我可以幫你提高到90分,再多1分,都是孩子給予的驚喜。
很多家長是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認為85分的成績,就應該能提高到99分。給孩子報班,天天督促孩子要學習,要積累,卻不告訴孩子如何去提高學習和積累哪些內容,具體到學習的細節中,家長從未走過心,自然就會認為輔導學習是很難的。
走心的陪學陪寫,是把學習落實到了具體的學習行為中了。孩子辛辛苦苦寫了一晚上作業,家長一句,寫得還行或者寫得亂七八糟,直接評價了孩子的學習過程。
卻從不告訴孩子,到底是哪里寫得還行,還行于很好的標準是什么?有哪些差距?亂七八糟是字跡亂了,還是整體的書寫排版很亂,那么工整的字跡是什么標準?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呢?
家長不能督促學習落實到具體的學習行為中,孩子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成績難進步,家長輔導起來也很痛苦,根本沒辦法體驗輕松輔導學習的過程。
3、認可和表揚,是走心陪讀中最需要的輔導方法
走心的陪讀陪寫,其實關注得更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心態。表揚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哪里做得好,而不是一句:作業寫得好,就能概括總結的。而批評學習態度的不端正時,我們也應該告訴孩子到底是哪里沒有做好以及如何改正的方法。
字寫得不好,就要告訴孩子,怎么寫才是最好看的,同時鼓勵學習,并給予信心。陪讀的家長不容易,陪寫的家長更需要耐心的支持,不管是陪讀和陪寫,我們最終的學習目標都是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家長陪讀既不檢查作業,也不講解題目,這不是說家長可以放手,不管學習,而是把陪學陪寫的重點放在更需要家長專注的地方,學習的態度和方法,走心的陪讀才會很輕松。了解孩子的學習能力、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學會鼓勵和表揚,這是我們家長需要走心去思考的。
哪樣孩子需要家長陪讀?
當自家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時,父母需及時糾正自己的家庭教育觀,引進優良的陪讀方式,方才可以讓孩子的學習進入良性循環。必要時,需要把孩子送出去或者將陪讀老師請進門,引導好孩子進入良性循環的學習狀態,再逐漸中止陪讀。
這些不良狀況羅列如下:
家里干擾因素過多。突出的現象有:對孩子的學習實行“多頭管理”,尤其三代以上人居住一起,各行其是,都可以指導管束孩子學習。
孩子作業不自覺,拖沓。突出的現象有:喝水、上廁所,討厭的學科作業留在最后完成,不喜歡背記默,不會的就胡亂寫等等,
孩子不能完成作業,作業正確率低于七成。突出的現象有:作業量大,孩子神經緊張、容易焦躁;訂正錯題耗費時間和精力大,導致熬夜完成作業。
在校表現異常,成績低下。在家校聯系中,不良表現名單中頻繁出現;每逢考試,成績穩定居后墊底。
親子關系糟糕,彼此看不順眼,甚至動粗。這種必須把孩子送出去,暫時由專職陪讀師引導教育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