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孩子寫作業,常出現的壞習慣就是拖拉,不能自覺去完成自己應盡的責任,而且在家長說教的時候,孩子就會因此表現的不耐煩,甚至會與家長對著干,家長讓寫作業,孩子就偏偏要去玩,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孩子自覺寫作業呢?
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孩子自覺寫作業
1、讓孩子自己定計劃
我們要讓孩子定計劃,先確定5點鐘寫作業,還是7點鐘寫作業,還是說拖到10點鐘寫作業。再確定你需要多長時間呢?一個小時還是兩、三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不要給到任何建議,只要讓孩子自己確定一個時間就可以。最后這個時間是他們自己承諾的,所以他們是要努力去說到做到的。
我們需要抱著商量的態度去參與孩子的決定,不去傳遞我們主觀上的想法,這樣孩子就會認準自己的標準,按著自己確定的目標時間去做出努力,也就會自覺去寫作業了。
2、給孩子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比如有些孩子知道3加7等于10,卻不知道10減3等于7。他們可能也不太明白為什么加上就多了,減掉就少了,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還處在發展過程中。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不要著急,更不要因此苛責孩子,要理解這是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的。
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來給孩子進行講解。可以拿一些生活中的東西,例如,珠子、牙簽等具體事物幫孩子講解試題。當孩子有解題的成就感了,也就會更加樂意去寫作業。
3、培養自覺習慣
當孩子是低年級時,要趁早培養他自覺寫作業的習慣。每天他放學回家,先陪他坐下來看看功課是什么。在輕松的氛圍下讓孩子明白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功課。低年級孩子的功課很快就能寫完,這時,你最好再揀本好書讀給他聽,盡量讓孩子維持回家有三十分鐘坐在書桌前的習慣。
遇到不懂的功課,陪著孩子找工具書,和他討論。在孩子習慣養成前,你得讓他知道遇到困難時,他可以從哪里尋求幫助。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養成自覺的習慣,做什么事也就不需要家長催了。
4、適當的給予孩子獎勵
寫作業畢竟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與玩游戲相比,對孩子的吸引力并沒有多么強,而因為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不少孩子也覺得自己不擅長去處理老師留下的作業,從而便會選擇主動逃避,不去寫老師布置的作業。
要改變這些情況,家長就可以用物質獎勵來引導自己的孩子去處理作業,當孩子主動自覺的完成作業,家長就可以給孩子買了一個他心儀已久的物品,還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鼓勵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