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我們家長經常發現,孩子在比較小的時候屬于比較聽話的。家長讓干什么就干什么,遇到一些人家長讓叫什么孩子就叫什么,但是等孩子慢慢長大了之后,這種情況就會發生反轉現象。那么超級叛逆的孩子怎么辦呢?
超級叛逆的孩子怎么辦
家長不讓干這件事情,他偏要干這件事情,家長讓他叫人向別人打招呼,他偏偏扭頭就走,理也不理。有的時候家長對孩子說好幾遍,孩子就像故意聽不見一樣,那么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超級叛逆現象呢?說明孩子到了他人生階段的第1個叛逆期了。
這個時候往往家長用比較嚴厲或者是命令性的語氣來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往往是和你反著干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用啟發式的語氣來給孩子說話,而不是用命令式的語氣來對待孩子。
比如說孩子玩玩具沒有把玩具收起來,這個時候家長如果用命令性的語氣告訴孩子:你抓緊時間把玩具收起來,如果不收下次就不讓你玩了!家長這么強硬的態度,孩子會喜歡嗎?孩子肯定是不喜歡的,并且也是不愿意聽的,即使他到最后收了玩具,他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那么如果家長換另外一種說法:我們把玩具玩完了,應該把它送回自己的家,不然他的爸爸媽媽應該找不到他了。這種情況下,孩子肯定會主動的把玩具收拾好歸類的,所以大家可以試一下這種方法。
所以說往往家長說話的語氣能直接來判定孩子叛不叛逆的情況。孩子小的時候,你用命令式的語氣對他說話,他能聽你的。但是等孩子慢慢長大之后,家長用命令式的語氣對孩子說話,孩子就越不聽你的。
比如說在家長帶領孩子去外面做客,碰到家長的好朋友或者是其他的親人的時候。如果家長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你要給打招呼,要叫什么,這樣你才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你如果不叫你就是一個不懂禮貌的孩子。孩子絕對不會理家長的。換做我我也不會理家長的,孩子心里想的就是家長既然覺得我不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那么我就不懂禮貌好了。
但是如果家長換另外一種語氣對孩子說:媽媽覺得你應該是一個懂禮貌的孩子,遇到長輩的時候肯定會主動問好的。我相信這種鼓勵式的,啟發式的語氣來給孩子說話的話,孩子肯定就會聽家長的主動去向別人問好。
所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語氣來說話,那么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不一樣的。我們經常看到,為什么有的孩子叛逆得那么厲害?大家就可以看到他的家長就是一個說一不二,雷厲風行的人,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是強制性的教育孩子,家長說這件事情是這么做,就必須這么做,如果孩子做錯了,家長就會批評孩子,甚至會打罵孩子。
所以導致孩子對家長的一些命令式語氣產生了反感的情緒,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沒有反抗情緒,等他年齡大了之后,他就有一些反抗的行為,并且他發現他叛逆了之后,家長對他無可奈何,相反他成功的引起了家長的生氣,所以他還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情況,他會覺得他打贏了家長。
所以如果家長想要從根本上改變孩子反叛的這個情況的話,就一定要改正自己對孩子說話的語氣和方式,家長和孩子說話的語氣不僅是啟發式的語氣,更是需要和孩子做朋友之間的那種說話語氣。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要讓孩子知道他的爸爸媽媽和他是平等的關系,是愛他的。當然等孩子再長大到一定年齡之后,他的這種情況也會稍微有些改變。但是作為家長,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說話的方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