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高中階段,是一個壓力很大的學習階段,因此,不少學生在步入高中的生活后,總是很難堅持,甚至選擇放棄學業,對于家長來說,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厭學的情況,不妨讓孩子試試如下的方法。
高中生厭學家長怎么辦
1、與孩子協商制定一個定位。高三的孩子,在學習上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定位,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之后,就不會盲目的學習,可以將學習的范圍控制在目標之內,盡量的完成即可。在完成學習定位的內容之后,孩子就會有足夠的自信,可以繼續制定下一個定位。
2、要有學習動力。有不少的孩子,會在每次測試的時候,發現有不少的知識點已經遺忘,這樣的情況無疑會大小孩子的積極性,出現厭學的心理。家長不妨建議孩子,從簡單一些,與自己水平接近的題目開始練習,逐漸增強自信心,孩子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3、不要攀比。攀比的心理,是每個孩子都會存在的,因此,也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過重,其實跟自己比遠比跟他人比要更重要一些,只要每天進步一點,就會在學習上有突出的表現。
厭學的原因探析
1、學習負擔和壓力過大。學業水平考試的十門課程在高二結束前要完成,而選學課程高二全部要學完,高三要轉入全面復習階段,這種壓力和負擔對于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講,確實是不適當的。
2、家長期望和要求太高。高中學生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學,而平時考試成績不理想就灰心氣餒,有些家長甚至給孩子加碼加壓,這樣學生產生懼怕心里,滋生厭學情緒,甚至逃避或放棄。
3、家長教育方式不當。家長過度的嘮叨、責罵、嘲諷甚至動之以拳腳或不切實際的加大學習量,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演化為厭學情緒。
4、社會現象的負面影響。如“分配不公”、“大學生就業難”、“國企破產”、“失業率上升”和媒體曝光的腐敗案件等,從不同角度給高中生以負面影響,動搖其學習動機和信心,誘使其產生學習無用進而出現厭學情緒。
5、基礎太差,難以適應。這部分主要是特長生,本身基礎差,還受到學專業的影響文化課學習越來越跟不上,由此而厭學。
6、學習方法不恰當。受到初中滿堂灌的影響,上了高中仍然靠老師講,自己聽,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更不要說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方法不當,影響成績,因成績不佳而失望,因失望而厭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