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愿,并且能夠感同身受,同事能夠和孩子做朋友,去耐心的疏導孩子,這樣就能夠讓孩子盡快的從厭學的情緒當中走出來。
小孩厭學心理怎么疏導
1、接納孩子的厭學情緒
大多數情況孩子出現厭學情緒,就像我們經常對工作產生消極怠工的情緒一樣,有時會因為天氣不好不想上班上學,有時會因為沒有完成課業任務不想上班上學,有時會因為學業緊張kpi追的過緊不想上班上學。
厭學看似嚴峻,實際和不想上班是一樣的,我們應保持同理心,盡可能理解接納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和想法。
當然接納不意味著無底線縱容,成年人即便再討厭上班,也會因為現實的壓力不得不努力,但孩子不同,一旦厭學情緒成熟,他們就有可能付諸行動,出現逃課的行為。所以我們要適當引導。
2、引導孩子,先允許再講條件
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我們不能一味勸導,給孩子灌輸大道理,勸說孩子懂事聽話,亦或是費盡心思從孩子嘴中找到厭學原因,當孩子逆反時任何說教都會成為他更加逆反的動機,往往越是想知道什么,孩子就偏不告訴你。
我們應該先允許孩子有厭學情緒,我們甚至可以給孩子幾天自由,讓他做想做的,當下去撫平孩子的厭學情緒,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他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但是要讓爸爸媽媽知道你要去做什么。同時要表達出自己的關心,爸爸媽媽很想知道你為什么不想上學,等你自己想說的時候再告訴我們好嗎?
不強迫孩子做他們當下不喜歡的事情,這就像放風箏,不能拽的太緊,適當松手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我們要學會和孩子“拉扯”,這孩子厭學情緒正旺盛的時候盡量不要產生正面沖突,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借題發揮,保持穩定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可以選擇一些戶外活動,帶著孩子出去走走,培養感情。
最后,當孩子對你產生信任,想要傾訴的時候,耐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甚至反駁孩子的表達,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才是正確的開導方式。
厭學初期,孩子會反復釋放3個典型的信號
1、開始抱怨老師。
這是孩子厭學初期常見的語言信號。抱怨班主任處理事情不公平,抱怨老師說話難聽,抱怨任課老師講課水平低……
他越是抱怨哪一位任課教師,他就從內心里越不接受這個老師,也就越不想學習這一科目。
家長經常聽到抱怨的話,就要引起高度警惕了。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他的潛意識里,可能正在準備懈怠,甚至放棄學習。
2、因為學習鬧情緒。
這是孩子開始厭學的情緒信號。你讓他背單詞,他說先休息一會兒;你問他作業寫完了嗎,他說現在不想寫……你催得緊了,他就給你發脾氣,鬧情緒。
這個階段,孩子正在厭學的邊緣掙扎。一方面,他知道自己應該學習,所以他從來不說不學習;另一方面,他的學習面臨一些實際困難,自己又不愿意面對。于是,他就通過發脾氣,鬧情緒來轉移視線,掩蓋學習的問題。
這時候孩子的學習不主動,情緒抵抗,效率低下。
3、寫作業磨蹭拖拉。
這是孩子厭學的典型行為信號。主動高效地完成作業,是學生的本職,也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生的作業都不能按時完成,說明他已經不想學習了。
他的潛意識里,認為學習是不重要的,行為上就表現出對學習的懈怠。作業磨蹭拖拉的現象,通常是比較隱蔽的。當家長發現的時候,一般就比較嚴重了。這時候,孩子的成績就已經下滑,甚至到了聽不懂的狀態了。
作家長的,我們一定要準確地辨認這些信號,及時捕捉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才可能挽救我們可憐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1、讓孩子認識到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平常時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與溝通,向孩子說明主動學習,對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提高自己的學習基礎,起到了重要作用,讓孩子從思想上提高認識,才能有效地調動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用主動學習的氛圍去熏陶孩子。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多與那些主動學習自覺性較強的孩子接觸、交流,從接觸與交流中讓孩子得到熏陶,使得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慢慢得以養成。
3、父母要多加指導與督促。要想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使得孩子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以有效調動。我認為父母必須要加強孩子的指導與監督力度,通過加強對孩子的指導與監督,對孩子是否做到主動學習形成一種約束力,從而促使孩子自覺、主動的去學習。
4、用好批評教育的管控手段。我認為,作為父母正確運用好批評教育的管控手段,對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對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磨蹭現象,以及平常時在父母的經常督促下仍不主動學習的,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恰當的批評教育。通過批評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讓孩子懂得加強改正的必要性,對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等良好習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