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所接受的教育也有所不同,所以孩子們的性格也大不相同。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非常勤快,他們會力所能及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嬌慣下卻變得十分懶散,那懶散的孩子如何改善呢?
孩子非常懶散如何改善
1、給孩子制定生活目標,讓孩子逐漸遠離懶惰
很多孩子喜歡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歡的玩具,但是卻不想干活。作為父母可以將孩子喜歡的食物玩具等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后,再給予食物或者是玩具,這樣慢慢就消除了孩子懶散的習慣。
2、從做家務開始
家務是鍛煉孩子特別好的方式,別看它瑣碎,卻能實實在在地鍛煉孩子各個方面的能力,如動手實踐的能力、獨立性、責任感,最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孩子未來更好更獨立地生活。房間亂了,讓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孩子想掃地,不要擔心他做不來;孩子端個碗,不要怕被摔碎;洗襪子也別怕他弄得一地是水,做得不好沒關系,這是養成習慣的開始。
3、允許孩子做不好
父母們要允許孩子做不好,他們一開始做不好,沒關系;只要多做幾次,他們積累了經驗,便會掌握成功的秘訣。久而久之,我們的白衣服也不會變成花衣服,自家的飯也能煮得香噴噴的,家里的地也能拖得锃光發亮。給孩子試錯的空間和機會,是我們懶爸媽想要變輕松的必做要點之一。
4、給予鼓勵
培養孩子勤奮的習慣,離不開家長的認可和鼓勵,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更有信心、更有興趣地堅持下去。當孩子自己打掃完衛生,家長及時稱贊,孩子一定會有成就感,倍受鼓舞,這會促使著他下次再去做這些事,慢慢養成形成習慣。
孩子非常懶散的原因
1、家長的溺愛
有的孩子懶得做體力勞動,有的則懶得去想,這也是父母溺愛所形成的。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孩子,擔心自己的孩子做體力勞動不好或本身忽視體力勞動,不讓孩子有機會從事體力勞動;有的家長為孩子考慮太多,擔心孩子過度用腦會影響成長,不讓孩子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機會。這樣,孩子們就會慢慢變得懶惰,不想做任何事情。
2、孩子缺乏進取的精神
進取心是孩子前進的動力,當孩子缺乏進取心時,對自己就會沒什么要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很容易滿足,對什么事情都是應付和不負責任的態度。當孩子缺乏進取心時,必然也會導致懶惰。
3、孩子獨立做事時常受到責備
孩子總有自己想獨立的時候,不論多么依賴的孩子都是如此。但是,當他在獨立做事情時,如果因做得不能令父母滿意,經常受到強制或責備,就會失去做事的興趣,從而心灰意冷,這也是造成孩子懶散的原因。
孩子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多去鼓勵孩子。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多去鼓勵,少去挖苦和傷害,在很多時候,孩子的自信和能力是在不斷鼓勵中產生的,如果經常批評孩子的話,往往會讓孩子失去上進的動力。
2、一定程度約束孩子。家長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孩子,讓孩子在一個應有的規則內進行學習。不僅要提升孩子的動力,還需要讓孩子了解到不好好學習是需要承擔后果的。我們可以在孩子無心學習的時候讓他們做一些家務,當他們不愿意學習的時候,懲罰他們做家務,這都可以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