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粗心大意老是做錯題,要么是寫錯個符號,要么是抄錯了數字。這樣一來,就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所以,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掉粗心大意的習慣,讓孩子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孩子粗心大意老是做錯題怎么辦
1、要讓孩子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
作為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作業或考試完成之后,一定要認真看看自己做的試題,若因為粗心犯錯考得不好,非常不應該。可以把利害關系給孩子擺明。原本答對可以考一百分,因為粗心卻只得了九十分,讓他有一種失敗的遺憾感。而檢查題目是否有錯,則可以比作是一個有趣味的“找不同”游戲,孩子們找到自己的錯誤之后,內心也會生出一種成就感。
2、準備一個錯題本
讓孩子把做錯的數學題和作業本上的錯別字,整理在一個錯題本上,歸納總結的時候會發現:總是寫錯的錯別字就是那么幾個。只要對“粗心”問題進行詳細地整理,這些問題就可以在思想上,意識上得到糾正。孩子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大腦就會自動提出預警和反應,這樣,“粗心”的現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控制。
3、加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當孩子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心理上會比較重視,造成大腦思緒不易受到干擾,因而不易出現差錯;反之,對較容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思緒容易受干擾,因而較易出現差錯。所以,重視任何問題,就不會馬虎隨便,掉以輕心,而且也能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老是做錯題的習慣。
4、讓孩子養成考后反思的習慣
家長要讓孩子養成考后反思的習慣,爭取在每一次考試之后都要讓孩子將做錯的題記錄下來,而后再進行修改訂正。思考一下自己當時為什么做不出來,現在又能否做出來了。通過這么一對比練習,孩子就能夠對這些題目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等下次再遇到類似題目時,他也能夠得心應手的去應答了。
孩子粗心大意老是做錯題的原因
1、粗心,因為孩子對知識的基本概念不清楚
還有一些題目,學生們認為自己是會做的,因為類似的題目平時做對過,只是考試錯了。但很可能是他們只看過1-2次,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細節到底是什么?并未深究。有的時候也會把類似的知識點混雜在一起,做題的時候往往一知半解,不能快速、準確地破題。
2、看錯題目
小孩子的思維是跳躍性的,他很容易在看題目的時候跳過幾個字眼。或者把+看成-,3看成5,又或者因為慣性思維把題目理解成自己想象的樣子,就理所當然的做錯了。
3、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寫作業容易出錯,有些孩子是連簡單的、基礎的題都出現了錯誤,比如符號寫錯、答案寫錯了題等。有些是公式套錯,既便如此,也不能以“粗心大意”當“擋箭牌”一概而論,其背后隱藏的真正原因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粗心大意的后果
1、粗心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的高低,不單單取決于孩子是否聰明,或者是否用功,還在于孩子是否認真學習習慣,這種學習習慣不僅影響小學,還能影響到初中,高中以及以后的生活。
2、總為犯錯找借口。盡管許多父母為孩子的粗心大意,潛意識和日常表達感到頭疼。但在孩子眼里,并不覺得粗心是個大問題,甚至在犯錯后也不會認真反思自己的原因。如果父母和老師總是為孩子的粗心找借口的話,孩子會在犯錯時,把原因歸于粗心,而不是冷靜下來分析和思考自己的缺點,這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