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正在做作業,這本是一個很好的氛圍,當他們遇到不會做的題時,自己也很捉急,如果這時家長沖動發起脾氣來,那他們的大腦充斥的是大人對他們的嘲諷,甚至是身體上的懲罰,根本也就聽不進去家長對這些題的講解,因為他們全身心都在防備,哪還能聽得懂?
孩子不會做題家長老是發脾氣怎么辦
孩子的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他既不可能一天就變得很優秀,也不可能每天都表現優秀。
我們家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納孩子現在的狀況,不要對孩子期望過高,要理解孩子現在的表現就是他正常的狀況。
當我們想明白了這一點,那么只要孩子稍微表現好一點,你是不是就會覺得驚喜,就會對孩子充滿感恩?
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你首先一定要想到,我們的目標是要讓事情變得更好,而情緒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那要讓事情變得更好的話,對孩子的行為就要多鼓勵,然后進行溝通。如果下次在孩子做題的過程中,你發現他做的質量不太好,可以先叫暫停。
暫停后不是責罵他,而是先跟他共情,就是你去理解他的行為背后的原因和情緒。
我們成人也一樣,如果工作太多,就想著快一點做完,那難免就會做得粗糙一點。那孩子也是這個想法,一想到作業多,就只想快點完成,完成得不那么認真也是人之常情。
孩子不會做題家長為什么老是發脾氣
1.道德綁架和批判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標準,有些人自我要求高,有些人自我要求低。如果父母的道德標準高,可能會要求孩子達到同樣的標準。
不過孩子的認識能力和自制力有限,不能馬上達到父母的標準,但這并不代表孩子就很差勁。如果孩子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父母就對其進行否定甚至打擊,就是不合理的。
2.教育時沒有目的性,人會習慣性地逃避,比如逃避感情,逃避思想,逃避行動。大部分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總是想當然,而不去想為何這么做,目的是什么。
往往讓自己陷入“不得不做”的負擔中,失去教育的本質和初衷。
3.忽略孩子的實際能力提出過高要求,明明別人不愿意,或能力達不到,有些家長還要用逼迫、威脅的方式使其達到自己的期望。
如果孩子不配合,就會受到懲罰。在社會中,強者通常會用這種方式為自己謀利。作為父母,最主要的責任是教育好孩子,方法有很多種,而強迫是其中最不體面的方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