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大多數家庭基本上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孩子提什么要求,不管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家長都會盡全力去滿足,孩子從小生活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后就會變得自以為是心高氣傲。這樣的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也很難接受批評,這就需要家長及時引導。
孩子自以為是心高氣傲怎么辦
1、教育孩子要理智
很多時候孩子情緒上之所以表現得激烈,還是因為父母給慣得,取得進步的時候父母就欣喜若狂,贊不絕口,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孩子們誤以為自己做了特別了不起的事情。當溢美之詞過多的時候,就可能會讓孩子錯估自己了,從而產生驕傲情緒。
2、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父母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教育方式,盡量不要對孩子嬌生慣養,唯命是從。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事事以孩子為中心,那么,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會膨脹,形成自以為是心高氣傲的性格。因此,父母對于孩子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但是,對于孩子那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就要拒絕,可以要對他講道理,讓他明白不能滿足他的原因。
3、讓孩子認識到驕傲的危害
驕傲不同于自信,自信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使人樂觀上進。而驕傲是一種對自身認識不全的表現,是盲目樂觀,會讓人不思進取。但有些孩子卻混淆了兩者,把自己的那點小得意看成了自信的表現。這時媽媽們就要幫助孩子加以辨別。
4、父母要開闊孩子的眼界
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獲得了好成績而驕傲,那么父母要告訴孩子,他身上的這點優勢,只是限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的,如果放在一個大范圍內,他就會失去這種優勢了。平時父母要想辦法開闊孩子的胸懷,引導他走出狹小的圈子。例如,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廣闊的地方走一走,開闊孩子的眼界,陶冶孩子的性情。
孩子自以為是心高氣傲的原因
1、家長過分滿足孩子
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同時也代表著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嬌生慣養的。也正是因為家長過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變得自私霸道,甚至有很多家長都覺得再苦不能苦孩子。
即便自己在生活中多么艱難,也要將孩子寵得像是一個公主王子一般。認為自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可以讓孩子變得孝順自己,但實際上只能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的性格也正是因此養成的。
2、大人們太多的贊美
孩子常常獲得大人的贊美,就會覺得他人比不上自身,造成孩子瞧不起他人。假如爸爸媽媽常常在盆友眼前顯擺自身的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他人都比不上自身,進而造成自傲心理狀態。
3、家長對孩子的影響
有些家由于自身條件比較優越,總是表現出一副洋洋得意、目中無人的神態,經常會流露出對他人的不屑。久而久之,孩子也會仿效爸爸媽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嘲笑別人的短處。
孩子自私自利怎么引導
1、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盡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2、讓孩子學會分享。教孩子學會分享,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父母應該用實際行動來告訴孩子與人分享的好處,讓他感受到給予與付出的快樂。比如在家吃東西時候,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和他,一人一個。父母也經常當著孩子的面進行分配,長此以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無論吃什么都與家人分享的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