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班主任如何對待厭學的學生?作為班主任,面對厭學情緒強烈的學生,了解原因并找對方法努力幫助學生調整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學生普遍有著不同程度的厭學,原因為以下幾點:
(1)碰到學習難題,努力一段時間卻沒有進步。
(2)不明白學習有什么意義:學習真的有用嗎?這么努力真的值得嗎?
(3)家長對自己期望過高,但感覺自己是做不到的。
(4)考差了,家長、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態度有所轉變。
(5)學習排名競爭帶來的壓力。
(6)手機、電視、網絡、課外書的誘惑。
(7)和家人相處不和諧。
這些行為之所以會讓學生感覺到厭學,是因為它帶來了負面的情緒,讓學生感覺到:學習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了解原因后,就容易對癥下藥,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反省。
班主任如何對待厭學的學生?
班主任老師發現學生有厭學情緒的時候,可分3步走:
第一,多走進學生,調查了解學習情況。
班主任需要多和學生溝通,跟進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于學習態度突然由積極變為消極態度的學生要多留心。
第二,從情緒了解和調控入手找突破口。
以下2點是很適合讓學生明白的:
(1)調控自己的情緒是一種能力,情緒管理技巧是可以學習的。人的大腦有愉快中樞和厭惡中樞。處于歡樂、愉快、高興等積極的情緒時,人的頭腦清晰,思維敏捷,記憶力強,學習效率高。但相反,如果處于情緒緊張、悲傷、消極的狀態,會與積極狀態的智力相差15個點。
(2)“厭學情緒”的反面是熱情,要想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心理上要善用“感覺定向”,即在學習開始前設想即將開始的學校是有趣的。積極的自我暗示有助于爭強自信排除焦慮,克服厭倦,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班主任自己也需明白:一個領導對團體情緒的影響可達50%-70%,因此可以說,班主任是班級情緒的調節器。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對自身情緒的把控,用樂觀、闊達、平和來沖淡和舒緩學生的緊張、厭煩情緒。
第三,應用各種技巧扭轉學生情緒,改善學生心境。
班主任可以組織主題班會,讓學生們圍繞“厭學情緒”這一中心話題剖析自己,坦率交流,取得共識,如:厭學情緒是正當思想的塵霧,同學間彼此交流會讓心胸開闊起來,家長、老師、同學對自己的態度其實都取決于自己,自己態度端正了,即使成績落后了也能正確對待。
還可以在課堂設計上增加讓學生參與的環節,例如“5分鐘才藝展示”、“小組競做/競背/競說”等,盡量讓學生多參與、多體驗、多展現,而班主任也要留心學生的進步,即使是有一點點的進步和亮點,也要多給予贊揚。
每個學生都是班級里的寶藏,讓他們炫一技之長(教同學數學題、背古詩、讀英文、唱一首歌……)就能讓每個人都在班級里閃光。學生們更能體會到班集體、學校生活的愉快,那么厭學情緒更容易被歡樂、愉悅、興奮等積極情緒所替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