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初中生做事拖拉磨蹭時,家長不要給他貼上負面標簽,或者一再嘮叨他,而是要耐心的觀察孩子,找出原因。父母在家中不應該用“趕快”來催促孩子,而是要幫助他共同完成,這樣慢慢的孩子也會加快自己的節奏,完成手中的事。
初中生做事拖拉磨蹭的對應方法
1、強化孩子時間觀念
孩子時間觀念差才會在生活和學習中,經常做事喜歡拖延。他們平時學習上做作業慢,生活中做其它事情也喜歡拖拉,慢慢悠悠的。因此,家長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幫助孩子強化時間觀念,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規定時間完成。
而這些事情必須在生活和學習中方方面面都要有所體現,包括吃飯學習,哪怕是洗澡,也都有提醒孩子,要在規定時間完成。
2、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
很多初中生都是在長輩的疼愛下成長的,長輩總是主動地為孩子承擔了很多事情。習以為常,孩子沒有責任感,認為很多事都是大人應該做的,催促自然就是沒有用的。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孩子的做事能力只會越來越弱,孩子也會變得更加拖沓和懶惰,十分地依賴父母。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后缺少責任感。
所以初中生做事拖拉磨蹭,就要讓孩子樹立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觀念,不要事事代勞,讓孩子自己重視起來,培養責任感。
3、溝通語言上的改變
家長一味的催促只會給孩子制造緊張情緒,給孩子傳遞一個“我已經不耐煩了,你趕快去給我做事”的一個信息。孩子只會在恐懼的環境中,做出一點表面的現象給家長看。對于孩子來說,慢慢做事已經成了習慣,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妨多一點耐心。
可以嘗試將“趕快”變成“我希望”,比如:我們7:30要出門,我希望你提前5分鐘就準備好。家長們可以嘗試著去適應孩子的節奏,而不是將自己緊張、焦慮憤怒的情緒帶給孩子,那樣只會讓孩子質疑自己,造成心理失衡。
4、讓孩子得到肯定
一味的批評、催促只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當孩子哪件事做得好就應該適當表揚,引導孩子以此為榮,通過一件事慢慢擴散到更多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在孩子受到表揚高興的時候潑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為。
5、讓孩子對事情產生興趣
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很快。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樣就是離自己最親近的父母。
初中生不聽話家長怎么管教
第一、制定規則督促孩子
初中生正是青春期,出現不聽話的現象也是很正常的,作為家長應該學會幫助孩子制定規則。比如說放學到家了,休息整頓后,先完成作業再玩、看電視,為孩子規定好寫作業的時間,并且能夠嚴格的制定計劃和規定。
第二、有獎有罰
孩子不聽話光是靠制定規矩是不管用的,家長可以試著用一些小手段來幫助孩子聽話。比如在家里制定規則后拿出一些零花錢或者零食來作為規則的獎勵和懲罰,孩子今天完成了作業了多背了一首詩家長可以獎勵孩子幾塊錢的零花錢,或者是獎勵孩子一些零食之類的。
然后孩子不聽話,沒做到家長的要求應該怎么懲罰,罰這周的零花錢或者是把看電視的時間減少之類的小措施,孩子是不可能不聽話的了。
初中生不聽話的原因
原因1:有強烈的好奇心,特別是對成人世界的好奇,使得他們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尤其是對那些受到封閉禁錮的事物,向往之情更為迫切,以至于產生你越不讓我知道,我就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原因2: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展,使得初中生開始喜歡爭論,對生活中和書本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總愿意獨立地衡量是非、判斷曲直。對老師和家長的教導,他們常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對書本上的一些定論也會提出質疑。因此他們很容易把家長的勸說告誡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對自己的嘲弄,是對自尊心的傷害,所以總是不聽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