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對應方法和解決辦法?孩子做事拖拉磨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三番五次地督促孩子。你可能同時給孩子下了好幾道指令,擾亂了孩子的注意力,結果呢,孩子的思維完全混亂了,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了。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的對應方法和解決辦法?
1、學會放手,不替孩子包辦一切。
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后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他整理收拾的人。有的家長總是很焦慮,缺乏耐心,看不得孩子做事慢吞吞又做不好,就想“越俎代庖”。但你能幫助孩子的只是眼下,幫助不了孩子的未來,并且孩子會因為你的強勢干涉而沮喪,失去自己掌控節奏的興趣,最終對家長的依賴越來越嚴重,拖拉磨蹭也越來越嚴重。
試想一下,如果家長總是替孩子安排得妥妥當當,孩子從來都不用思考如何安排時間,他又怎么會有時間觀念呢?哲學上講:實踐出真知。只有讓孩子多嘗試和努力,試著怎樣安排好玩耍和學習的時間,試著怎樣在出門前快速做好準備,試著如何充分利用十分鐘等等,讓孩子自己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2、做好榜樣,用行為引領孩子。
很多家長都有“光說不做”的壞習慣,總是給孩子提了一堆的要求,可自己卻壓根做不到這些要求。這樣做的后果,自然是引起孩子的不滿和叛逆。特別是當孩子漸漸長大,他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會越來越渴望平等,家長的“寬于律己,嚴于待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
同樣,想讓孩子不拖拉不磨蹭,家長就得自己先成為“馬上就做”“行動迅速”的榜樣。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孩子看到的家長都應該是:一有任務馬上開始行動,提前做好規劃和安排,做事專心高效的優秀模樣。這樣,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會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認可這種“不拖拉不磨蹭”的習慣和做法,成為一個做事高效的人。
3、講究方法,好習慣是不拖拉的重要保證。
也有一種情況,孩子是不愿意拖拉的,并且也知道拖拉不好,但奈何改變不了現狀,做作業就是很慢,出門就是很慢,吃飯就是快不起來。事實上,不拖拉的背后是好習慣在支撐,沒有養成好習慣想要不拖拉都很難。
以下兩個習慣,一是善于收納整理,從整理書本、衣物開始,教會孩子根據不同類別、大小、顏色等特征進行分類整理。這幾年之所以“斷舍離”特別火,原因就在于干凈、整潔、有條理的居住環境讓人心曠神怡,同時是保證高效的充分必要條件;二是善于規劃安排,同一時間可能有很多事情要做,懂得分清輕重緩急,確定做事的先后順序,思考提高效率的方式方法,同樣是讓孩子不拖拉不磨蹭的重要法寶。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