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要做一個通情達理的父母,但是隨著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變的越來越不聽話,家長的耐心也被一點一點的消耗殆盡,看見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就會忍不住的去發火,但是冷靜下來,又會覺得太不應該了,那么到底該怎么辦呢?
忍不住對孩子發火怎么辦
1、跟孩子細心交流
很多家長在說完孩子之后,雖然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去了,但對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當父母對孩子吼叫時,孩子會變得非常弱小,有的孩子會哭,有的孩子會撇嘴不高興。
等到你回過味來,哪怕是加倍細心哄著孩子,孩子的心理創傷已經造成了。當你下次再有吼叫的意思,孩子就會擔驚受怕。與其這樣,還不如剛開始就跟孩子細心交流。
2、傾聽和回應。
大人經常沒有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和心聲,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只需要父母耐心的聽孩子把話講完,尤其當他們覺得非常委屈的時候,父母就更應該認真聽他們講出自己的煩惱,同時給予必要的回應。
父母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傷害
1、缺乏安全感
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也是他們最信任的人,如果最信任的人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試問孩子會是什么感受?他會變得特別沒有安全感,心里扭曲,經常會擔心遭到父母的謾罵,時刻都把自己保護起來,變得特別的敏感,一點小事都會讓他膽顫心驚。
2、產生自卑感
父母忍不住對孩子發火,不能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緒,以失控的姿態對待孩子,這種行為在孩子看來是對他的否定,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因為我錯了所以爸爸(媽媽)才會這樣對我,當這種“低價值感”長期占據孩子的內心,就會導致他們否定自己,產生自卑感,從而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
3、脾氣暴躁、叛逆
父母的脾氣秉性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比如父母因為一點小事大發雷霆,那么他們培養的孩子很少是溫和的,多半也會是暴躁的性格。
遇到青春期的孩子,很可能因為父母的暴躁、打罵,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作出極端的事情。
父母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緒
首先,父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情緒。當自己在外受委屈,或者遭受挫折之后,一定要及時地將這些負面情緒宣泄出去,不要把這些負面的情緒帶回到家庭之中。如果暫時無法宣泄情緒,那也要考慮暫時讓自己遠離孩子,不要過多地和孩子接觸,防止自己因為控制不住脾氣而給孩子造成傷害。
其次,正視情緒的存在。情緒有好壞之分,沒有對錯之別。首先要正視這些情緒。當孩子讓你生氣、失望的時候,首先要明白這些情緒的存在非常合理,接著告訴自己不要讓這些情緒占據了理智,深呼吸,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其次要明白,自己的這些情緒是正常的,孩子的憤怒也是正常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