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之一,很多孩子都是在玩耍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也鍛煉了他們的各項能力,所以家長不要因為害怕外界的危險就將他們“關”在家里。但是凡是都有一個度,如果孩子比較貪玩,出去玩不著家,那么家長也要及時的引導教育。
孩子喜歡出去玩不著家怎么辦
1、每次出去玩之前,一定要跟孩子先約定好回家的時間,讓孩子有個心理準備,同時也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同時,在回家的時候,可以先跟孩子說好下次出來玩的時間,并一定要信守承諾。這樣,孩子也會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明白做人要守信守時。
2、需要回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只需要輕輕地告訴孩子,現在已經很晚了,回家的時間到了,我們需要回家了,不管孩子的回答是什么,不用理,家長前面走,孩子一般就會跟上,當然家長也要走的稍微慢一點,不要把孩子真的丟下,等孩子追上來,再用別的話題吸引孩子一起開心的回家。
3、有的時候,孩子想出去玩無非是覺得待在家里很無趣,然而出去和小伙伴無論玩點什么都會非常開心。那么家長可是試著從孩子覺得有趣的東西下手,來培養孩子的愛好。對于有一些條件和時間都很充足的家庭來說,還可以帶孩子出去滑冰、學習樂器或者跳舞,一方面解決了孩子的貪玩,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4、約定好的計劃一定要按規定執行,而且一定要約定好怎么處罰,處罰不能太重了,太重了孩子以后會非常抗拒制定計劃;也不能太輕了,太輕了孩子覺得無所謂,覺得違反了計劃也沒關系。
5、無論是約定好過幾分鐘回家,還是約定好什么時候執行什么計劃,父母一定要態度堅定,說一不二。要不然孩子知道還有余地,你以后再三催促玩在興頭上的孩子都覺得時間太短了。
孩子喜歡出去玩不著家的原因
原因一:在家感覺不到溫暖,缺乏安全感。或者是與父母的溝通有障礙吧,這個年齡階段的年輕人是叛逆期階段,作為父母,也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小孩更要心平氣和的與小孩溝通,引導小孩分別對錯,明白事理。讓小孩體驗到在家有一種歸宿感,安全感。自然而然小孩就喜歡呆家里。
原因二: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孩子晚上想出去玩,父母認為太晚了不同意。由于叛逆心理作祟,孩子非要跟父母對著干,執意出去玩,并且還像斷線的風箏一去不回。
原因三:有的家長工作特別忙,經常出差,孩子暑假整天呆在空蕩蕩的家里,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學習、一個人玩。往往會覺得孤獨無助。于是寧愿晚上不回家呆在外面只為了那一時的熱鬧氣氛。
家長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第一、孩子喜歡出去玩不著家,有可能是因為家庭氛圍不好,讓孩子沒有在家呆著的欲望,所以家長應該重視親子溝通,提高溝通質量。家長應當堅持民主、平等地與孩子討論問題,尊重孩子的意愿,即不直接評價孩子的對錯,不過度保護和干涉孩子,不認為孩子必須要聽自己的話。
第二、爸爸媽媽在日常家庭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孩子是否體現符合自己所在年齡段的個人行為,是否擁有好的日常行為,是否擁有除學習能力以外的各項能力等,父母并以此判斷孩子綜合素質是否達標。
第三、家庭生活要有儀式感。每逢佳節或特殊日子的時候,家人需要花心思營造較為溫馨的氛圍,滿足家人合理的需求,去為對方考慮,適當地滿足彼此情感、物質需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