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難度是不斷升級的,這不僅讓他有抵觸心理,還會讓他在學習上遇到不小的困難。有時老師授課后會布置作業給學生,這樣也能及時的鞏固課堂上的知識。但是如果孩子在學校作業不完成,總是拖拖拉拉,這樣的壞習慣是需要及時引導的。
孩子在學校作業不完成怎么教育
1、不要監視孩子,要有包容心。就怕家長緊盯著孩子不放,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就像家長工作,也不希望老板時時檢查自己的工作進度一樣,孩子也不喜歡家長不停地看著他們。
并且,如果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作業,家長也不要又打又罵的,出錯了很正常,只要后期改正就可以。如果家長太嚴格,反而會讓孩子恐懼寫作業。
2、學會拆分循序漸進?,F在的孩子任務重、作業多,因為壓力過大。所以不少孩子就會下意識地逃避,不想寫作業。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教孩子“拆分”作業,將所有作業劃分等級,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然后鼓勵孩子挨個完成。
3、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父母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并沒有錯,但是不能一味地放任孩子不管。在學習時間最好要讓孩子更加專注一點,不能一邊寫作業,一邊還想著玩樂。
如果發現有走神跡象,一定要及時提點,或者可以通過表揚和獎勵,來激勵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這樣也能改善孩子在學校作業不完成的情況,讓他有自主意識。
4、言傳身教。教育孩子時,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切不可看電視、看手機或打麻將等。應該與孩子同在一室,最好陪孩子一起學習或者是在孩子旁邊看書。
讓孩子心安理得地進入專心學習狀態,如果他故意沒完成作業,一定要有懲罰的方式。告訴他不僅要按時完成,而且還要加倍完成,讓他今后沒有再僥幸的心理。
孩子在學校作業不完成的原因
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玩才能帶來快樂,有一些孩子沒有把學習當作快樂的事情來看,學習和寫作業就成了孩子的負擔。于是他們通過不完成作業的方式來減負,這一類孩子沒有把學習當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把作業看成老師和家長布置的任務,不認為作業對自己掌握知識有重要作用。
同時可能因為孩子的基礎知識不牢固,遇到難題就退縮。學習中掌握基礎知識有利于孩子學習。如果孩子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那么在學習中就會很吃力,同時容易產生挫敗感和畏難心理,孩子在困難面前往往缺乏理智和堅毅,并且容易本能產生逃避心理,從而出現孩子在學校作業不完成的情況。
怎么正確引導孩子寫作業
1、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于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鼓勵,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于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2、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獎懲規則。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的好處是,孩子會更有參與感,而且當他們完成任務時,他們會更有成就感。目標的制定可以從短期目標開始,比如認真完成作業、不磨蹭、作業正確率高等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