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跟孩子溝通,和孩子做朋友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平和的心態,平靜的語氣,跟孩子一樣的位置是和孩子溝通的前提條件,希望家長能夠跟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親子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
家長尊重孩子的想法時,也要告訴孩子這件事情做完之后會有怎么樣的后果,孩子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讓孩子了解事情的利害,孩子明白之后,自然就不回去做了,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孩子不明白其中的原委,才會那么堅持的去做。
怎么和孩子溝通最好呢?
1.不要在氣頭上和孩子溝通,也不要在孩子還有情緒的時候強制性的溝通,既然是溝通一定要確保雙方都是心平氣和的狀態。
2.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把話說清楚。對于幼兒來說,大人很多理所當然的常識性的話語可能孩子根本不能很好理解。比如,你和孩子說到陌生人的概念的時候,孩子不一定知道到底什么才是陌生人,也許說了幾句話的人已經不叫陌生人了。
3.在玩耍和游戲中和孩子溝通。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愛鬧,你把需要溝通的點用到游戲中,或者角色扮演中,孩子更容易接受。
4.不要大聲吼叫,不要居高臨下,彎下腰,和孩子平等對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把話說出來,或者誘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總之,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其實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跟孩子是朋友,學會蹲下,跟他平齊,學會冷靜,跟他不要對吵,適當的時候,你也要學會,示弱,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一個不通情達理的父母,在沒有犯選擇性錯誤時,盡量不要過于指責他,我們要知道,他雖然是個孩子,但他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思想,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覺得當你足夠了解你的孩子時,你跟他直接的溝通,應該不會那么的難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