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能專心做一些事情時,那么他人的肯定將更能激勵他。比如老師說孩子表現不錯,那么更能讓他有動力,在學校也就能積極的學習,樂于助人,由此產生良性循環。這樣無疑是很好的現象,家長也要及時的回答老師,讓孩子的表現更加出色。
老師說孩子表現不錯怎么回答
老師說孩子表現不錯,可以回答:孩子的表現是多虧了老師的教導才能變的這么好,身為家長平時因為繁忙不能經常陪伴孩子,以后會對孩子更加上心的,希望老師和我們家長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
同時家長需要了解的就是孩子為什么受到老師表揚。比如說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了孩子成績前進了,成績優秀了,家長就應當了解孩子為什么成績進步了,為什么表現優秀了,這一系列的背后肯定是有一個孩子的教育過程。最后再次表示對老師的感謝,并承諾自己也會監督孩子繼續努力。
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
1、找時間
和老師溝通,找到合適的時間是成功的關鍵。一個老師要管著班里幾十個孩子,還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再加上學校大大小小的會議和活動,幾乎忙的不可開交。在和老師溝通前,家長可以先用短信和老師預約一下時間。
2、有重點
很多家長也經常會和老師溝通,但多數時間都是在嘮家常,談話沒有重點。和老師談話的重點應該是孩子的學習狀況、性格培養、生活現狀等。溝通時盡量做到語言簡練,突出重點,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招人厭煩。
3、有明確
家長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并不是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之后家長就可以高枕無憂。家長首先要
明確,自己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積極主動和老師保持溝通互動,共同教育孩子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4、要對老師抱以充分的信任
無論是家長主動找的老師,還是被動找的,在溝通的過程中,你必須充分信任老師。家長可能會遇到老師找你告狀,在你看來這些“告狀”有夸大、扭曲事實的情況,但也要做到信任老師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他的出發點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
如何引導孩子在校表現好
1、當孩子表現好時,家長及時給予孩子積極真誠的回應。家長要能夠敏銳地看到孩子的進步與努力。當孩子能夠持續地表現良好行為,或當孩子的不當行為出現改變時,或是當孩子嘗試學習新的技能時,或是有時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但孩子想要努力表現好時,都要及時地表揚他。
2、要給孩子積極的一面,不要越俎代庖。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做不好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不耐煩,因此會伸手幫孩子做了。這樣的結果就是家長做的越來越多,孩子越來越懶,越做越錯,最終會變得好吃懶做,沒有責任心。
因此孩子在做什么事情時,家長要對孩子充滿信心,多說一些:相信你可以做好,你有能力把這件事做好一類的鼓勵話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