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孩子并沒有像大人那么好的自控力,他們在生氣的時候,可能就會做出破壞家里東西的行為。對此,家長要做的就是去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去了解孩子出現這樣行為的心理,我們也就能找到更好的應對方法。
孩子生氣破壞家里東西怎么辦
1、尊重孩子的平等交流
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不管他們是不是生氣、發脾氣,還是破壞家里東西,都永遠是父母心中那個愛的孩子,這樣才能看到他們的優點而不是光有缺點。在交流的時候,不要總是給孩子貼標簽,也不要總是對某些事情輕易下定義。
直接面對其行為和情緒,就是論事,也不要斷章取義、不翻舊賬。聽孩子的表達,安撫其情緒才能讓孩子情緒變好,也可以緩解親子關系。
2、讓孩子正確的發泄自己的脾氣
我們平時可以讓孩子正確發泄他們的脾氣,但是千萬不能夠拿別人撒氣,也不能夠破壞家里東西。如果說這樣的話,不僅會浪費很多的東西,而且也會導致孩子以后養成一種非常不好的習慣,會讓孩子的身邊的朋友缺少很多。
對此,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在自己生氣的時候去想一想是什么東西?讓自己生氣的,而這是否真的值得自己去生氣?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3、等孩子情緒平復
每個人在情緒上頭的時候都會做一些沖動的事情,并且在情緒上頭的時候想要和他們好好溝通是非常難的,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情緒總是容易沖動,那么就要給自己一點耐心,等他們情緒平靜下來再和孩子好好溝通去解決問題。
家長這樣的方法也能讓孩子慢慢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下次孩子有了不良情緒后,他們會自己等待情緒平復下來,再和別人交流,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處理方法。
孩子生氣破壞家里東西的原因
1、被忽視后的一種抗議行為
有些父母因為工作的原因總是忽視孩子,經常有很多父母在他們出生后就把他們交給老人來帶。長期在這樣的一種相處模式下,孩子缺失了父母的關心,是對孩子的一種忽視。
于是當他們生氣的時候,就會故意地摔東西,為的就是吸引父母。而一些父母給買的新玩具也逃離不了“厄運”,也會成為孩子用來吸引父母的工具。
同時父母教育的缺失平時的忽視,使其開始變得很任性。因為老人畢竟寵溺的時候多,所以這種教育的忽視促使了孩子肆意妄為、愛發脾氣的性格。
2、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大人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都懂得延遲滿足,給自己一段時間再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對于小孩子來說可并不是這樣的,在他們的世界里,從來沒有延遲這兩個字,想要什么就要立馬得到;如果當下得不到,那么就要下秒得到。
再加上有些家長總是溺愛他們,孩子在家里習慣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如果家長某一天不再滿足他們需求了,他們就會承受不了,從而大哭大鬧,亂破壞家里東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