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教育孩子不是父母一方就能做好的事情,而是需要雙方一起配合來進行對孩子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若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致,將會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更遠,也就會讓進行教育的家長被孩子疏遠。
父母怎樣配合教育孩子
1、觀點一致,態度不同
現在的父母一般認為,只要觀點一致,態度一致,批評的時候都批評,夸獎的時候一起夸獎,這就是最好的配合。其實這樣使孩子感到生活的冷酷無情,感到失望,產生逆反心理。
真正的配合應該是,觀點一致,態度不一致,也就是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待同一件事觀點要一樣,但采取不同的態度。
2、進行討論,合理對待
把所有的方式方法都擺到桌面上來討論,權衡各種方法的利弊。制定出一套你們兩人都能夠接受并同意執行的方法,試用幾個星期后,如果這套方法你們都不滿意,那就要準備調整或重新采取新的方法。
當你們開始嘗試達成一致的新方法時,一旦出現不同意見,就要馬上解決。一次解決一個問題,要注意保持冷靜,躲開孩子,私下解決。但在孩子面前要統一陣線。如果孩子看到你們倆立場一致,就不大會利用你們的分歧來搗蛋。你要記得:千萬別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另一半的教育方法。
3、給予支持
這是就可以訂一條規矩,如果父母一方在教訓孩子,另一位家長即使意見不一樣也必須給予支持。如不這樣做,孩子會覺得父母都不是個統一的團隊,因而影響家長的權威,你的孩子會發現他可以避開你所有的獎懲規定。
父母教育孩子不配合的危害
1、造就“兩面派”的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爸爸向左,媽媽偏偏向右,孩子則會無所適從。但孩子具有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他會進行選擇,去尋找自認為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對自己有利就聽誰的。情況嚴重的就會造成孩子的雙重人格,使孩子在爸爸面前是一個樣,在媽媽面前又是另一個樣。
2、影響孩子一生
當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接受父母這種錯誤的家庭教育時,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就會潛移默化地形成強勢或者簡單粗暴的行為方式。
這種行為方式往往會造成孩子不能平等相待家人,不能尊重他人,養成唯我獨尊的行為方式,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會因為性格上的缺陷遭遇挫折。如果不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得到改正,將會相伴孩子的一生,會繼續一代代傳承下去。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