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現在的家庭教育當中,家長們的一言一行其實都在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們。在青少年階段,如果家長們對于孩子教育不夠正確的話,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還會影響孩子們之后的成長。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
第一、過于溺愛的家庭教育,會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多的不良影響。現在有很多的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處于中心地位,家長們以及祖父母輩對孩子過于寵愛,甚至于溺愛,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對孩子百依百順。
這就導致孩子從小嬌生慣養,自私、任性、蠻橫無禮,責任心不強,不懂得尊重、關愛他人,不知道感恩,進而導致很多不良行為的出現,對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第二、嚴重挫傷青少年的自尊心。在有些家庭中,家長處于絕對中心地位,家長權威不容挑戰,家長的意愿就是一切,孩子必須完全服從,否則就會遭到各種嚴厲的處罰,家庭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無理,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懦弱、孤僻、逆反等不良情緒性格,影響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第三、對青少年進行過度的道德綁架。很多家長們都會向子女傾訴自己的不易,希望借此來控制孩子們,殊不知,這樣的家庭教育,會給孩子們帶來多大的影響,這樣的道德綁架,會讓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都到很大的影響。
第四、父母錯誤的心理狀態,影響著青少年健康成長。所有父母普遍都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理念,極其重視孩子的學習,并且部分父母存在著嚴重的攀比心理,極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導致家庭矛盾的產生。
同時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取得更好成績,多讓孩子參加培訓班,上名校,從而父母這些心理導致,青少年對學習態度逐漸向壞的方向發展,改變了他們的學習目的。
好的家庭教育該怎么做
1、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這條看起來是廢話,哪個家長不想給孩子創造健康的家庭環境?但實際上,每個家長都做到了嗎?比如,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由著孩子任性,養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有的家長之間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吵,破碎的、長期分離的家庭更讓孩子缺少歸屬感。
2、父母一定要是積極樂觀的,才能有一個不退縮的家庭。生活中的一切都令人不滿意,這是測試家長們的時候,家庭對兒童的影響是巨大的。家庭氛圍將影響孩子的未來性格。
在抱怨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不善于解決問題,但善于抱怨,他們是悲觀的。事情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樂觀的家庭教育會增加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