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孩子剛開始學口算的時候總是會出很多錯,寫的也慢,一直這樣下去,孩子都不愿意在寫了。口算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如果現在口算題就錯很多,那以后的學習就更吃力了。那么家長看到孩子做口算題總錯該怎么提高正確率呢?
孩子做口算題總錯怎么辦
一、多做多練,熟能生巧
口算能力是每個孩子必備的基本功,家長應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和訓練,依照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進行訓練。
可以樹立一些比較簡單的,孩子能堅持的小訓練,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堅持3到5分鐘的口算訓練,每天堅持做一條口算題。開始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孩子形成習慣,自覺、自愿的完成。另外在學校里老師也會進行口算訓練,布置的家庭口算習題,家長要認真監督孩子完成。
二、保質、保量的訓練
在訓練孩子口算能力時要注意方式方法,每次練習家長都要記錄完成一頁所用的時間,做完后馬上訂正對錯并分析錯誤原因,并且重復練習錯題。每做一次訓練,都與上一次的速度比較一下,看看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家長應當適當地贊揚一下小孩,將他們優秀的練習張貼在家中醒目的地方作為激勵,有時也可以給他們一個小小的獎品。
家長千萬不可一見自己的小孩的速度稍慢就急不可耐,說孩子笨。這樣會對孩子有不利的影響,家長需要耐心和愛心才能做好。
三、訓練形式多樣化
多做多練是前提,但孩子都是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喜歡在游戲中學習練習知識,如果長期只是做口算題這么乏味的練習,孩子是容易感到厭倦情緒的。因此,口算練習要活潑、生動、多樣化,同時通過一些數學實踐活動讓孩子體會口算能力的培養對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比如帶著孩子買菜,逛超市等。
四、掌握巧算的方法
任何知識都是要明白其中的原理才能熟練掌握。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孩子對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上,才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為此要重視加強孩子對算理的理解。有的孩子上數學課時沒有認真聽,家長就要重新向孩子講解清楚數理,不要讓孩子落下。
五、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計算是一件非常嚴肅認真的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馬虎的孩子拿到計算題后,沒有看清數字,沒有弄清運算順序,就盲目的算起來,這樣正確率怎么會高呢?所以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孩子計算能力切實有效的辦法。幫助孩子養成以下良好計算習,應該做到“一看、二想、三計算”的認真計算習慣。
孩子做口算題總錯的原因
1、馬虎出錯
一二年級的孩子,對事物的感知還不夠具體,所以對相似、相近的數字或者符號容易產生混淆,因而會出現運算錯誤的現象。
2、注意力不集中
低年級的孩子,還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專注力,所以常常會出現思維與書寫不同步的情況,有可能孩子明明在算這一題,但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下一題的運算上了,所以就會做口算題總錯。
3、興趣缺失
低年級學生太小,本身對口算缺乏興趣,加上機械重復的訓練更是嫌麻煩,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亂說。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