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青少年壓力的逐漸增大,他們的表現可能就會變得和之前有所不同,但家長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現。否則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在我們不注意的情況下,而做出極端行為,這時將悔之晚矣。
青少年心理崩潰的表現
1、出現暴力行為
其實,年齡小的孩子,容易出現這些暴力行為,覺得心里不舒服的時候,就會采取一些暴力行為來發泄自己心中的負面情緒。
但是,當其成為青少年,進入中學之后,還會出現這樣的暴力行為的話,就能說明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抗壓能力還是沒有成長,或者是心理積累的負面情緒已經超過了承受范圍,孩子才會使用暴力行為來發泄。
2、不想交朋友
對于孩子來說,是比較親近同齡人的,尤其是青少年,也就更喜歡和同齡人溝通,而對家里的父母比較冷淡。即便是內向的孩子,也會找到想要交朋友的對象,人是群體動物,總是需要溝通,傾訴,交流的。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完全不想和別人打交道,拒絕交朋友,完全把自己內心封閉起來的話,說明孩子可能受到嚴重的心理傷害,想要封閉自己來,但長期的自我封閉會導致孩子心理崩潰。因此,當看到青少年有自我封閉的現象的話,那父母就要重視起來。
3、開始不愛出門,喜歡拖延
沒有孩子不喜歡到外面奔跑,和同伴們聚在一起。如果一個孩子突然開始不愛出門,在家里宅著,甚至連房門都不愿意出,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了。
或者是青少年喜歡拖延,不一定是因為懶,也可能是恐懼和不自信!他們害怕被批評,被指責,他們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那唯一可以逃避的方法就是拖延不做!而這也是他們心理崩潰的表現。
青少年心理崩潰怎么辦
1、采用理智法
對于心理崩潰的青少年,家長就要用理智戰勝情緒上的困擾。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正確評價自己,既看到他的優勢,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同時期望值先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視現實,不妨調整一下孩子的目標,舉個例子,平常物理的目標是110分,這次先定到100分,這樣就能從困境中得到解脫。
2、用激勵法
在青少年遇到焦慮情緒時,家長就可以告訴他“不要慌張,不要害怕,不管發生什么都還有爸爸媽媽在”,努力幫助他調整心態,同時鼓勵他“你可以的,相信自己”等激勵的話術,并且還可以告訴他一次糟糕的考試成績,并不會毀滅獲得成功和幸福的機會,確保孩子可以心平氣和地進入考場。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