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勤勞刻苦是我們民族一直恪守的優秀美德,如今的所有成就都是大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打拼出來的,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很多事情都不需要親自動手,漸漸的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對此家長應該怎么去引導孩子呢?
兒子好吃懶做怎么辦
1、鍛煉孩子,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可以辦到的簡單事情。孩子在小的時候家長都會擔心累到孩子,甚至是衣服都會幫孩子穿好,這樣的話其實并不好。作為家長要鍛煉孩子,讓孩子做簡單事情,如打掃衛生等,讓孩子多嘗試多學習,自然就會減少孩子的依賴。
2、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我們在對孩子做要求的時候,首先我們自己就應該做到,你希望兒子能夠養成的品質,自身就應該擁有。想要孩子勤奮,首先我們自己就不應該是一個懶惰的人,人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尤其如此。
3、很多孩子都需要遇到一些自身難解決的問題,如果什么事情都讓父母代替了,那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懶惰的孩子應該讓他們遇到一些難事,讓孩子覺得懶惰是不好的,自己的事情還需要自己解決。
4、任何一個自律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時間表,我們也可以為孩子設計一個時間表,并按照計劃嚴格執行。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可以讓孩子感受到危機感的,與此同時孩子的自律也就慢慢的形成了。
5、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不妨實行一些獎懲制度。但是我們千萬不要懲罰的太狠,要讓孩子明白懶惰是一種錯誤就可以了。如果孩子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話,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沒有在相應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切的話,那我們就給予他們一些小小的懲罰。
孩子好吃懶做的原因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擔心孩子做體力活累壞身體或本身輕視體力勞動,不讓孩子有從事體力勞動的機會,這樣下去孩子就會慢慢變很懶惰起來,什么事都不愿意動手做。
家人有懶惰行為,也是導致孩子懶惰心理形成的原因。如果家中有成人經常使喚別人代他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孩子親眼看見這些后就會加以模仿。
老人家帶孩子,孩子也可能被養懶,由于老年人年歲大了,喜歡安靜,不愛運動,關在家里見識少,接觸新鮮事物也少,可能導致孩子缺少活力,不敢面對生人、不會自己處理事務等。
孩子好吃懶做的影響
沒有上進心,做事容易半途而廢。不思進取和懶惰成性的生活態度會讓他們難以得到提升,錯失很多機會,難有大的抱負。
當孩子懶惰的不愛清潔,做事拖拖拉拉,肯定也會是一個邋里邋遢的人,沒有人愿意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生活習慣已經養成了,而且也容易變得暴躁沖動,性格逐漸變得扭曲古怪。與其要遭受他人的不抱怨和譴責,還不如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再與他人接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