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6歲的兒子叛逆有暴力這是一種行為表象,還只是冰山上的一部分,我們不能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應對,否則就是"頭疼治疼,腳疼治腳",并沒有把孩子的行為習慣建立好,所以我們要挖掘冰山下的深層次原因,找到方法,逐個擊破。
16歲的兒子叛逆有暴力怎么辦
要弄明白孩子為什么會有暴力這種叛逆行為,有隱性的原因,比如:認為逆反是很酷,暴力才能反暴力、家長不知道的外部傷害等,最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無論是什么誘發原因,孩子的逆反是有目的的,孩子用叛逆的方式告訴家長:"我需要幫助!我很難受,我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這種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孩子在嬰幼兒期間,不會說話,表達不清,他們用哭鬧表達自己的需求,而父母往往會耐心的解決寶寶的需求,為什么等孩子到了非常重要的13歲至18歲的叛逆期,正是特別需要家長的耐心和幫助的時候,家長們卻簡單粗暴的選擇"冷落、壓制、暴力、威脅"等溝通方式呢?家長的無能為力和溝通缺陷卻讓未成年的孩子買單!
父母在處理和孩子關系的時候,一定要牢記:如果你用暴力和冷落來解決孩子叛逆問題時,你就已經失去了掌控孩子不良情緒的權利,因為接下來孩子會把自己的一切錯誤都歸咎于父母的暴力(或冷暴力)。
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宣泄情緒的方式
孩子肯定不會成為現在的一天,父母應該和孩子好好談談,以平等的態度理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厭倦,有暴力傾向,這種傾向往往是多年積累的,所以家長要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發泄情緒。
合理的宣泄可以解決孩子內心的壓力和挫折感,更可以緩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了解孩子的心理訴求后,才能對癥下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好意。
培養孩子的興趣
孩子對閱讀不感興趣,但不代表孩子前途一片黑暗,他一定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這些愛好很可能是他未來的專長。
如果孩子有進步,爸爸媽媽及時表揚他,通過孩子興趣的培養,讓孩子重新樹立生活和學習的熱情。
育兒的核心是愛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是使他們成為能夠獨立生活、具備基本素質的合格公民,從而學會愛人愛自己。因此,教育的核心是愛。
雖然孩子已經16歲了,但是改變的機會還是很多的,雖然還不夠,但是家長千萬不能放棄孩子。給他正確的前進方向,相信他會進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