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如今的育兒理念,其中就包括一點,那就是家長要尊重孩子,而且是要從行動中體現出來的。對此,我們作為家長,就需要做到這一點,并且在生活中處處有所體現,這樣也是能夠避免產生很大的親子矛盾。
作為家長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孩子
1、尊重孩子緩慢的做事節奏
孩子在最初嘗試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會表現得很有熱情,但動作卻顯得笨拙而緩慢。面對這種情形,許多大人會本能地出現煩躁與痛苦的感覺,忍不住出手干預,用自己的節奏來代替孩子的節奏,以便讓自己快速擺脫這種痛苦而焦急的感覺。
但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事緩慢、效率低是很正常的現象,任何一種技能的習得,都只有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逐漸地掌握。如果孩子長期都在被動接收父母無用的幫助,就會對孩子形成壓制,并對他們未來的生活產生負面的影響。
2、尊重孩子敏銳的觀察力
其實孩子擁有不同尋常的觀察力,能夠觀察到大人無法觀察到、無法想象到的東西,并且做出相應的反應,可以說一個剛剛滿月的嬰兒就具備這種能力。當孩子通過觀察與模仿,也就能進行自我訓練,一方面形成了內在的自我觀察能力,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他內在發展的需求。
所以,家長若是覺察到孩子在觀察的時候,一定不要打擾他,而是要做到尊重孩子的需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耐心地等待他。父母一定不能用自己的無知阻擋了孩子特有的、緩慢而脆弱的,但卻極其重要的內在建構工作。
3、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我們應該知道:我們只是帶孩子到這個世界的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樣父母不應該給孩子的人生設限,而應該尊重他們的自主性,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給他們選擇的權利,讓其能夠得到充分自由地發展。
家長不尊重孩子對孩子的影響
1、孩子無法親近自己的父母
在父母的不尊重中長大的孩子,他難以對父母產生正常地“孺慕之情”,反而會出現恐懼、排斥、厭惡等心態,無法自然親近自己的父母。
在這種情況之下,當孩子的獨立意識萌芽,就會對父母的教育產生反抗之心。這時他們就會想要追求獨立與自由,而不是在不尊重自己的父母的眼皮底下,做一個聽話的玩偶。
2、性格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在這種長期無法擁有自我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性格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孩子可能會產生自卑、懦弱的性格特征,因為他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無法擁有自己做主的決定權,喪失了自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