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想要了解孩子在高中的情況,也就需要與其班主任老師進行溝通,這時候就要找到溝通技巧,才能與老師更好的進行交流。我們做家長的也不能對老師有所畏懼,不然這種“怕老師”的心態就難以做好溝通,也就難以了解孩子的情況。
和高中班主任溝通技巧
首先,家長跟老師說話要言簡意賅,直接就針對問題
這里也就建議家長每次跟老師交流之前,自己都先在心里準備好,想好了自己要說的話。畢竟現在的老師每天管那么多孩子,時間非常有限。
所以,總是在跟老師打電話前把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順一遍,甚至在一個紙條上寫好要問的問題,既不浪費時間又不會漏掉關鍵東西。
其次,家長因為孩子所說,就指導老師的教學
有些家長就很有想法,常常會在跟孩子進行交流后,又再與高中班主任聊天的時候,總是給老師的教學提許多具體的建議,要求老師怎么上課,這無疑是在干涉老師的教學活動。再說教學有教學大綱,而且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一套多年形成的方法。
家長對老師在教學上提建議,有時候老師為了照顧家長的面子,都友好地表示接受,可實際上大多數老師是抵觸的,覺得家長的手伸得太長,這樣也就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印象。
最后,家長要尊重老師,懂禮貌
家長在和高中班主任溝通時,要有禮貌,尊重老師,有效溝通,不要以為將孩子放到了學校,家長就沒有責任了,應該由老師負責孩子的一切。如果孩子某一門功課是弱勢學科,要在班主任的陪同下和科任老師一起有效溝通,尋找幫助孩子的最佳方法。
除了學習以外,還要關心孩子與同學相處的情況,參與學校、班級活動的情況,一定要注意分數不是一切,孩子將來踏入社會后,更重要的是與人相處的模式和與人溝通的技能,要和班主任一起將孩子先培養成人,再讓他成材。
家長和高中班主任怎么溝通
第一,向老師詢問孩子的備考狀態如何。要知道,孩子的備考狀態直接說明了備考效果。在高中這樣一個敏感時期,孩子的任何細小變化,老師都能感受到,而這點恰恰是父母不具備的。
第二,向老師了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心理變化。老師往往只了解學生在校這段時間的心理變化,父母往往只了解孩子晚上在家的心理變化,缺乏對孩子心理上的全面了解,所以需要父母和老師多配合,相互合作,共同疏導孩子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