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高三學生來說,繁重的學業已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了,如果此時父母不斷逼迫他們學習,不允許他有自己娛樂的時間,他們會對此有很強的抵觸心理,從而不愿和父母交流。家長要學會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孩子,給他足夠的空間,這樣才能走進他的心里。
高三學生不愿和父母交流咋辦
高三的孩子會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也是他們成長最快的階段,這個階段家長的做法,對孩子的成長也有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家長也要改變之前的思維方式,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且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父母。
孩子也是一樣的,家長也不能拿成人的思維來看待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也不要拿出家長的姿態來,不要一直去想他做的不好的事情,這樣會增加孩子與父母的誤解,誤解加深后,就很容易導致出現高三學生不愿和父母交流的情況。
父母怎么和高三學生交流
1、說話的語氣不能太急躁,要平靜的交流
試想有人和你說話,語氣很急躁,嗓門又大,肯定不愿意和他交流。高三學生也是一樣的,尤其是自身本來壓力就大,因此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心平氣和地跟他說話,才能順利進行交流。
因此,家長在說任何事情時,哪怕憋著一肚子火,也要提醒自己音量不要太高,語速不要太快。要允許他反駁發牢騷,聽孩子把自己的意見表述完,而不中途粗暴打斷。當以平靜的口氣交流,同樣的話語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說話的時機很重要
在飯桌就開始與高三孩子的溝通交流,甚至批評孩子,這是一個錯誤的交流時機,不僅達不到溝通交流的效果,還會影響一家人吃飯的心情。
這是因為面對突如其來,毫無準備的事,人們都很難快速轉換心理的接受。因此,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時,最好是在孩子有心理準備的前提下進行,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突然,對于家長的批評或建設性意見也易于接受。
3、說話的方式要適時調整
父母要經常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心理最真實的想法,要定期、定時,或是一個禮拜一小溝通、一個月一大交流。同時,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在別的家庭適用的溝通方式,在自己家未必有效。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適時調整溝通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