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會比較聽話,讓老師也很省心。但同時也會有孩子很調皮,在學習和做事上都不自覺,管不住自己,自控力也很差。這讓家長和老師都很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因此,家長也不知道老師說孩子不自覺怎么回復才好。
老師說孩子不自覺怎么回復
老師說孩子不自覺,家長可以說謝謝老師告訴我們孩子的問題,我們一定會積極配合老師,增強孩子的自控力的,在家會盡量訓練孩子。同時還可以詢問老師主要是哪方面不自覺,表達自己會和孩子進行家庭談話和教育,更希望老師嚴厲管教。
因為喜歡玩動,是孩子的天性,家長有必要去規范和改變孩子的行為。同時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要循序漸進,堅持不懈,一直到孩子徹底改變成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做到自覺。
孩子不自覺怎么辦
1、首先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不自覺行為,因為年齡小,孩子的心智都不夠成熟,主要是自控力不夠好。何況大人很多時候也做不到百分百自覺,同時理解孩子某個不自覺行為背后的原因,孩子每次不自覺行為的原因也許是不一樣的。
要看看孩子對事情不感興趣,還是大人的引導有問題,換個方式和孩子溝通,或許會換來不同的效果,家長積極思考,創造條件,激發孩子的自覺內因,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2、給孩子立規矩,這個規矩是在家長的底線上和孩子商量而成的,這樣他的心理會有被尊重的感覺。孩子才會更樂意去遵守,長此以往,好的行為習慣一定可以養成。
3、對孩子每一點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總結成果,以便給他以后的行為一個明確的指導方向。
家長在各種行為上言傳身教,對孩子少一點嘮叨,少一點催促。就像起床一樣,家長催促慣了會帶來反作用,如果讓孩子自己起床,按他的節奏去上學,遲到幾次,家長給他說說弊端,將會比嘮叨的效果更好,也能很好的改變孩子不自覺的情況。
4、及時給予孩子表揚、獎勵,在培養孩子自覺性時,家長應該及時地對孩子做的對的事情給予表揚,肯定。這樣會逐步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在進步中體驗喜悅與成長,孩子的自覺性行為就會得到強化。
同時家長要切忌對孩子出爾反爾或者說話不算數,不然都會有反效果,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5、尊重孩子,把孩子當獨立個體。父母對孩子越是嚴格控制,孩子的自控力反而越差,因為人在他控之下是發展不出來自控的。
所以要想培養出孩子的自控力,父母首先要相信孩子、尊重他,把他當做獨立個體對待。放手與管教相結合,既讓孩子學會自主安排,也能更好的監督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