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生活中、學習上首先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因勢利導,多交流多溝通,看問題出在哪方面?幫助孩子一起克服自身的惰性,培養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與孩子一起共同進步。
孩子不自覺不主動不積極怎么辦
1、要養成孩子的時間觀念
把要完成的任務列下來,安排好每一項任務完成時間,爭取在自己安排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就像戰士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任務一樣。
父母要堅決拒絕“等一會兒或過一會兒”的請求。如果孩子在生活中或做作業時第一次對父母提“等一會兒或過一會兒”時,一定要果斷說明自己的態度:“不行,你現在就要做,做完后才可以干其他的事情”。對孩子的第一次就要毫不留情,果斷制止磨蹭拖拉的習慣。
2、建立好獎勵懲罰方法
父母和要孩子約定好,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件事,就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是運用學習動機中的強化理論,培養孩子養成按時做事的時間觀念,恰當的獎勵可以加快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反之,如果孩子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就給相應的懲罰,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時間的概念。
對于孩子來講,一般情況下,可以做一些懲罰的規定。讓孩子在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接受你的懲罰。這是很有必要的。對于孩子來講,如果不想被懲罰,他們也是會想辦法加快速度的。所以,父母想好辦法后,一定要開始執行!
3、降低要求,讓孩子能夠輕松做到
生活中,我們也許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一大堆事情壓在我們身上,在一定的時間內必須去解決的時候,我們會感覺特別的煩躁。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了拖延癥,而作為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每一次給他布置的任務不要太多,假如是一個很繁重的任務,我們也可以把它分解成若干的小目標和任務,這樣完成起來就具體可操作,孩子也能看到方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