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在做事方面能夠穩重,但是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闖了禍,家長就會感到特別的氣憤,忍不住去打孩子,罵孩子,那么打和罵哪個更傷害孩子呢?
打和罵哪個更傷害孩子
打孩子和罵孩子對孩子的傷害都是非常大的。語言也是一種虐待,而且是影響更久、傷害更深的虐待。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挨一頓打更嚴重。年幼的孩子無法分清父母羞辱和苛責背后的善意,奚落、挖苦、苛責只會對孩子的羞恥心、自尊心造成傷害,讓他因為自卑感打擊到自信和安全感。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反而可能讓事情越變越糟。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指引孩子解決問題
成長的路上都是充滿挫折的,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自己解決難題時,會帶來快樂和成就感。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怎么樣解決問題,先問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難,需不需要幫助,當孩子描述完之后,父母給正確的引導或提示,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這樣孩子就會在一件件事中成長起來。
2、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3、家長要做好榜樣
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要做好榜樣,無論是在工作上生活中,都要采取一些正確的做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不要第一時間就保持反對的態度,先進行鼓勵,然后再委婉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在操作的過程中,父母也可以在旁邊進行輔助和簡單的指導,但是不要完全進行替代。
4、經常溝通
小孩犯錯的時候不要打罵,要試著和她們溝通,告訴她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交流的時候要放低心態,要把自己想象成小孩,這樣和她交流的時候,你們之間就沒有代溝,溝通起來就很好,你說的話她也會很容易理解,能明白自己錯在哪里,下次就不會犯錯了。
5、明辨是非
父母要明辨是非,不要貪小便宜,不要無中生有,要分清對錯,并且告訴孩子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讓孩子從小三觀就非常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