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十三歲的孩子已經不屬于兒童了,完全進入了青春期的初期,這個時候,由于孩子自身身體以及心理發育帶來的不平衡,如果家長不及時的開導孩子,就容易導致孩子出現心理不健康,那么十三歲小孩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哪些呢?
十三歲小孩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1、喜歡和父母生悶氣
有些孩子被父母批評之后,會表現的特別安靜,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發呆,父母跟他說話,他也不理。正常人受到責罵批評時,要么是反駁,要么是哭鬧,如果孩子經常喜歡生悶氣,家長就要多關心一下他的心理問題了,不然很可能會讓孩子出現自閉的性格,嚴重時可能會影響以后正常的生活。建議家長多和孩子溝通,及時疏導這種負面情緒,這樣才能讓他變得更加陽光。
2、惡劣的人際關系
青少年的人際關系好壞能夠直接反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特別喜歡和他人交往,而且也善于和他人共同分享,同時也會理解并尊重他人,待人接物的時候也會表現得慷慨友善,輕而易舉就能夠被他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一般人際關系都不是很融洽,往往表現的對他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而且與他人相處的時候總是感覺格格不入。
十三歲小孩心理不健康怎么辦
1、要有良好的家庭影響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境。父母的品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個性心理。要不斷提高家長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品德修養。一般說來,家長素養的高低與子女發展順利的程度成正比。修養素質好的家長,作風民主,孩子容易形成獨立、樂觀、直爽、協作、善交際等良好心理。
不僅如此,還要創造一個利于孩子健康發展的和諧的家庭環境。父母之間及其他成員要彼此尊重、互敬互愛。此外,家庭要走出對孩子只重視物質供應及溺愛、棍棒教育的誤區。要注重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心靈的愛撫,精神的鼓勵,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注重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
2、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有逆反心理的時候,要把孩子當成朋友,和孩子公平的站在一條戰線上,多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大開心結向你傾訴。一定不要禁忌在孩子面前叨叨,這樣會讓孩子沒有耐心和你交流,很容易不耐煩,所以說這個時候家長要有很強的耐心去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不要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讓孩子多去思考,讓孩子知道你可以給與他幫助,這樣處理的話,孩子就會愿意向你傾訴。
3、善于引導孩子
對孩子要因勢利導,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見,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作決定,并讓他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