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膽小害羞往往是因為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和所受教育影響的,某種程度來說屬于心理問題,那么家長在決定害羞的孩子怎么引導時,應當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內心想法,緩解孩子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害羞的孩子怎么引導
1、充分鼓勵并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長一定要清楚孩子在哪些事情上害羞,看看孩子的害羞是因為和人不熟、做事能力不行,又或者是不愿意見到某些人,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出原因,并表示理解與尊重,幫助孩子一起改變,使他變得自信堅強。
2、多給孩子創造人際交往的機會
先給他們創造環境,才有可能開始慢慢改變,最開始孩子如果不愿意到外面的場合,我們可以先在家庭內給孩子創造環境。父母盡量不要把工作帶回家,在家的時間集中用來和孩子一起玩,提高家庭內部的交流陪伴。
3、接受孩子害羞的事實
學會體諒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性格特點,父母要給予尊重,體諒孩子害羞的心情。不要當著外人的面命令他不愛做的事情,甚至責備孩子,這會使孩子感受到不安。
4、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或許孩子曾經在某一個時期經歷過痛苦,如果孩子不喜歡大人選擇的方式而生活,那么應該尊重她自己的選擇。孩子不敢面對別人,不需要大人時刻為他豎起盾牌。
5、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應多鼓勵孩子做簡單的事情,只要能獨立完成,需給予肯定和表揚。若做得不太好,家長需鼓勵下次做好,同時交給他們該如何做。此外父母要多帶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表現自己,能增強自信心,促進自主能力發展。
6、讓孩子適應短暫的分離
孩子小的時候,會比較沒安全感。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捉迷藏的游戲,讓寶寶理解分離。寶寶對于看見的東西,會相信。通過短暫的分離,讓他們了解,看不見的話,也并代表消失了。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逐漸適應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情況,慢慢獲得安全感。
7、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自信是任何一個人面對外界的有力反應,對于害羞的孩子而言,害羞不可怕,但一定有自信而不是因為害羞變自卑。
8、增強孩子交流能力
很多孩子因為害羞而錯過很多交到好朋友的機會,很多家長可以放開手,讓孩子跟同齡人一起玩耍,慢慢的他就會自己去跟小朋友交流,適應這個交流的過程,久而久之就會受到影響,不再膽怯。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