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的困惑是:想跟老師了解孩子的近況,可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害怕尷尬,又怕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其實只要家長和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方式,這個困惑就能很好的解決。那么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家長如何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教育
家長想要和老師溝通對孩子進行教育,就要全方面的了解他的動態表現和情況。像孩子的成長,既要了解他的缺點所在、又要知道孩子的優點共處。了解缺點是為了讓孩子在堅強中不斷成長,當他可以從容面對缺點時他們的處事能力又會得到新的提升。
家長就可以直接和老師說“您認為我家孩子平時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表揚的呢”,這句話表達的就是老師對孩子的認可、也是我們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表現更好的地方。
一個孩子的成長、親子關系包括師生關系不能只有發現缺點和批評,還要有欣賞與鼓勵去讓孩子在優秀的路上走得越來越好。這樣能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注意孩子、并發現優點給予更多鼓勵與欣賞。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
1、說服教育
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
二是討論,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于承認。
2、與長輩達成一致
在給孩子定規矩前,家長應該先找家里的長輩達成一致觀念。因為長輩普遍都比較溺愛孩子,如果家長事先未與長輩達成一致,很容易導致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老人出面橫加阻攔,不僅會影響家長的教育效果,還不利于自己家庭的和諧。因此,提前與長輩達成一致是很重要的,這樣方便家長之后更好的讓孩子執行給他們定下的規矩。
3、耐心傾聽與解釋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避免要接受一堆的教育,多數父母在孩子情緒還較為激動時,就給他灌輸一堆的觀點,而且所用的語氣還是一副權威模樣,要知道,孩子并不能接受這些狀態。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等孩子冷靜下來,傾聽他的想法,同時給孩子解釋你的做法的原因,讓他打心里明白你是為他好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