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都會忽略對孩子誠信的問題。比如有些家長承諾要帶孩子去玩,或者答應給孩子買某些東西,可能是口頭上對孩子的敷衍,很多時候都不能兌現,孩責怪孩子不懂事。這樣會讓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大打折扣,那么家長不講信用還怪孩子怎么辦呢?
家長不講信用還怪孩子怎么辦
1、家長先從自身找原因
家長對孩子的不受信用,會導致孩子形成大黃的習慣。而且,當孩子和家長理論失信問題時,家長還可能會打罵孩子,責怪孩子和家長頂嘴不懂禮貌,這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導致孩子以后不敢和家長溝通,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家長首先要找出自己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2、不輕易承諾
如果答應孩子的理由很難完成或家長自己不愿完成,就不要輕易承諾,換一種說法孩子會更容易接受。比如孩子想讓爸爸接他放學回家,但是爸爸又不確定自己能否按時下班。這個時候就不要承諾孩子,以免爸爸做不到時讓孩子失望。
可以這樣告訴孩子:“爸爸可能要加班哦,不過會盡力來接你的。如果爸爸實在來不了,會讓媽媽代替爸爸的。”與其失信于孩子,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答應。
3、不打折扣兌現承諾
家長要對自己說出口的話負責,努力排除困難盡可能兌現承諾。相信只要家長足夠用心,時間總是會有的,精力也是可以顧及的。不要因為自己的懶惰或私心,傷害了孩子的幼小心靈。
4、主動和孩子道歉
除了遲到,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事情,比如答應孩子出去爬山,最后卻因為天氣原因只能在家看電視。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去理解大人的一些做法,當與孩子的預期相違背時,作為家長要主動跟孩子道歉。
道歉的話從來都很簡單,只不過我們大多數的家長都不肯說出口。當家長你能兌現自己的承諾時,要及時和孩子道歉,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犯錯,但只要及時知錯、改錯就是最棒的結果。
家長不講信用對孩子的影響
1、孩子也會養成言而無信的壞習慣。因為家長給孩子做了一個壞榜樣,讓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言而無信居然沒有受懲罰和責罵,這會激發出孩子的模仿心理,讓他也變成一個言而無信的人。
2、孩子和父母的親情變得越來越淡漠。家長在孩子的面前言而無信,不愿意履行自己和孩子定下的約定,讓孩子一次次地失望。這種行為會嚴重影響到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親情,孩子也不愿意和不守信用的家長進行更多的溝通。
3、家長的威信在一次次失約中降低。如果家長經常不遵守自己的諾言,會影響到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當家長的威信在一次次失約中越降越低,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會越來越艱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