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義務教育的普及讓全國的中小學生都可以得到接受教育的機會,能夠學習到知識開闊眼界。對于偏遠地區及農村的學生而言,學習是改變生活最簡單也是現在唯一能接觸到的的方式。但是農村的中學生卻出現了厭學的情況,那么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及對策又有哪些呢?
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及對策
厭學是中學生常見的問題,之前看到有人調查了初高中496名學生,其中有不同程度厭學的有303人,約占61%,厭學比例占據了50%以上。
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
1、基礎薄弱
在厭學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孩子自身的基礎就很差,孩子成績一直不理想因而缺乏學習興趣。孩子的成績一直處于班級的中下游甚至墊底的狀態,對學習喪失信心,對自身失去信任,不相信自己還能學好,進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2、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
這是農村初中生的一個普遍情況,孩子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讀書,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計劃,沒想過將來會是什么樣的,甚至很多孩子九年義務教育讀完就不打算再繼續讀書。
3、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農村的家長很多都只是初中文化,甚至還有小學文化,父母本身就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對孩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知道緊抓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孩子成績下滑就對孩子非打即罵,家長過于嚴厲反而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進而產生厭學的想法。
農村中學生厭學對策
1、夯實基礎
想要學習成績提高僅僅依靠上課聽講是不夠的,尤其是孩子目前已經跟不上老師所講的進度。可以自我回顧一下,是從哪個知識點開始落后的,把之前的課本找出來,從落下的知識點開始溫習,多做練習,有不明白的點就經常去詢問老師,打好基礎才能學好后面的內容。
2、幫助孩子樹立目標
孩子自身沒有明確目標的,就需要老師家長幫助孩子來樹立一個目標。可以問一下孩子對哪個學校感興趣,有什么興趣愛好,將來想從事什么職業,告訴孩子想要完成這個目標就需要現在好好努力學習,只有有了好成績才能有機會去完成這些夢想。
3、改進家庭教育方式
這個時代是與時俱進的,父母也要跟著學習。沒有人天生就是爸爸媽媽,也沒有人在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怎么做好一個家長,當家長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后,一定要及時改進,學習正確的教育理念,用一個良好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
造成農村中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很多,每個孩子不同的家庭狀況和心理因素也決定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并不相同。孩子最需要的孩子家長的幫助,找到農村中學生厭學原因及對策其實很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