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生厭學問題及對策研究?一些孩子因為過多的學習壓力,家庭變故或生活環境負能量過多產生心理疲勞,表現出對學習失去興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沒有了以往活潑開朗的性格表現。學習態度很不正常,做事馬虎敷衍,作業不認真及時去完成等情況,這些都是厭學的表現,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
小學生厭學問題的對策:
有人說每個厭學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這是有道理的,平時和孩子缺少有效溝通的家長,當孩子遇到挫折,成績倒退,家長不由分說對孩子一頓說教。
孩子本就對挫折失敗不明其理,被家長過激言行刺激之后,更加逃避學習。因此開導厭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當然親子關系并不是一直保持很好的親子關系,親子關系不能是討好關系,親子關系出現正常的波動是完全可以的。家長和孩子之間需要不斷磨合。良好的親子關系即使出現波動,也是螺旋向上的。
不過分溺愛孩子。多鼓勵認可孩子,提高孩子耐挫力。積極鼓勵孩子,勇敢克服困難,即使遇到失敗,也能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從而對自己的狀態,行為進行更好的調整,讓孩子對自己有更多自信心。
家長多和孩子溝通,多和孩子的老師溝通。認同孩子的厭學情緒,肯定孩子已有的努力行為。了解孩子真實的內心想法。日常生活中實事求是地評價孩子的努力。當孩子在學習上有了點滴進步時,給予表揚鼓勵,鼓勵孩子保持好的防線,勞逸結合,讓成績變得越來越好。
家長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包括考試評價,挫折評價,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某一階段的成功或者失敗只能代表過去,重要的是接下來如何總結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取得新的成功。
正確引導讓孩子明白,想要重新在老師面前贏得自尊。唯有通過自身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生活,才能改變老師或旁人對自己的評價。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