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曾經與父母的無話不說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變成了,寧愿與自己的朋友交談也不去找父母溝通,這就像是中間有堵墻,阻隔了孩子與父母,那么孩子與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呢?
孩子與父母溝通存在的問題
1、不能互相理解
父母和孩子沒有正確理解彼此的需求。這是因為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在內容和標準上不同,這使得雙方都積累了對彼此的不滿,而沒有讓對方充分看到自己的真實想法。這種心理層面的差異是導致父母和孩子不能夠進行正常溝通的問題之一。
2、對孩子宣泄負面情緒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工作會積累很多的負面情緒,再回到家中之后,他們會因為孩子的一丁點不對,就會把負面情緒通過指責批評,宣泄在孩子身上。而孩子在默默忍受之后便會把父母拉進自己的“黑名單”中,因為和父母溝通動不動就會被罵、被批評指責,所以孩子會變得逐漸拒絕和父母溝通。
3、忽略非語言方式的溝通
有的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后,就已經放棄了原始的感情表達方式,如擁抱、撫摸、親吻等等,剩下的只有喋喋不休的說教,干巴巴的語言表達,當然是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溝通不光是自己說,學會傾聽也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方式,用心傾聽也是愛的一種表現。當家長能夠很好的傾聽孩子心里話的時候,孩子會更容易打開自己的心門,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4、溝通意識淡薄
有些父母根本意識不到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年齡比較大的家長,覺得孩子完全可以自理了,很少抽時間與孩子溝通,出門在外的家長甚至十天半個月不與孩子聯系一下。有時候孩子主動尋求與家長溝通,家長也只是心不在焉地哼哈了事。
5、對教育方式的錯誤理解
很多家長對孩子過于嬌縱或者過于專制。或者在孩子小時候過于嬌縱,孩子長大后又過于專制。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不利于溝通。
而被嬌縱慣了的孩子,他根本不會認真與你溝通,他已經習慣了通過“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式強迫家長妥協,實在不行,不理你就行了,他知道你不能把他怎么樣。當家長過于專制的時候,孩子根本得不到與家長溝通的機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