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都面臨一個難題:隨著孩子逐步進入青春期,他們不僅會變得“叛逆”,有時候還會把自己的內心關起來,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是找不到聊天話題,就是沒說幾句就被孩子嫌棄啰嗦嘮叨。難道這一切都是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嗎?當然不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不愿跟父母溝通呢?
孩子不愿跟父母溝通的原因:
1.部分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喜歡正話反說。
在生活中,我們好好說話的對象,不僅僅是同事、領導和朋友,對待孩子,一樣要學會好好說話。
2.父母對孩子沒有足夠的耐心。
很多父母都會對孩子缺乏耐心,他們會因為自己忙而忽視了孩子,或者是覺得孩子的問題很無聊而敷衍的回答。其實孩子內心很缺乏安全感,經常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吸引父母的注意,一旦父母的反應讓他失望,那孩子和父母分享、交流的熱情也會慢慢被澆滅。
3.不理解和不尊重孩子。
人們常說:“人需要被理解,不需要被教訓。”對于孩子尤其如此。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是兩個獨立個體的碰撞。所以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抱著理解、理解、再理解的態度,不斷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真實情感,只有這樣,家長才能不斷地提高與孩子溝通的層次與水平。
4.審問似的讓孩子匯報。
很多家長在去學校接孩子放學時,一路上不斷地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的情況。每天都這樣問,似乎形成了一個模式,而長此以往,孩子的回答也開始模式化:“恩,不錯,還可以,挺好的……”這樣應付的回答,家長是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的。如果家長一個勁兒地不停問,那孩子恐怕早就煩的忍不住發脾氣了吧,更別提好好聊天了。
5.沒耐心聽孩子的真實想法。
孩子有時候根本沒有辦法和爸爸媽媽說話,對孩子的一些意見,他們總認為很荒謬,是狡辯、找借口,許多事情他們根本不征求孩子的意見,也從來不愿聽孩子的解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