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家長小時候的時代,他們的自理能力是極強的,對于自己和家庭中的瑣碎小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而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優厚,就是溫室里的花朵一樣嬌嫩寶貴,因此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懶惰思想。所以說孩子不愿吃苦太懶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吃苦太懶怎么辦
1、把玩和學結合起來,學會苦中作樂
學習是辛苦的,玩是快樂的,而孩子是無法意識到苦與樂的辯證關系的。因此有些孩子不愿吃苦太懶正是懈怠學習的表現,對于他們來說,就算坐在教室里舒適的上課也是一種辛苦;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地運用一些有趣的學習方式讓孩子自覺刻苦的去研究。
如果孩子迷戀恐龍世界,我們就可以經常帶他去自然博物館,或者到圖書館里借一些史前動物的畫冊和書籍;家長不要對孩子迷戀的一些冷僻知識而失望擔憂,恰恰是這種獨一無二的愛好能夠維持的長久。
2、不要包攬孩子的生活
有些家庭的父母從不代替孩子做事情,從根源上就杜絕了孩子不愿吃苦的心態,因而他也就不會產生太懶而想要他人代替的念頭。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家長就開始分配給孩子一些自己的任務,這些任務必須自己完成;當孩子們沒有了家長的幫助后,慢慢就會改正懶惰或偷懶的行為,也就會習慣于自食其力。
家長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也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社會義務感。
3、跑步磨練意志,鍛煉耐力
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練習跑步,從晨跑一小段開始,慢慢增加難度;當孩子有了這樣的磨煉,達到目標后,這些經歷就會變成他一份寶貴的經驗。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跑步時挺過難受的那個過程一定要記住,以后長大了,生活中也會經歷一些困難,感覺熬不下去,憋悶在心里痛苦不堪。但是只要堅持就會出現希望,挺過去之后痛苦就會降低;如果不堅持,反而會一直經歷生活中的痛苦及難題,遇事總過不去。
4、對孩子保持耐心
由于孩子還沒有長大,他們并沒有父母那樣的辦事效率,所以父母要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即便他們在做一件我們看來非常簡單的小事,那也應該跳脫出大人的思維來看待。
我們不要因為孩子做事比較緩慢,就對孩子進行指責;也不要只是催促孩子,還要注意進行引導,孩子遇到什么難題了家長要學會去幫助孩子克服,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容易接受。當一個個的困難被攻克后,孩子就會向著下一個目標前進,當心中有了目標,不愿吃苦太懶的思想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