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般來說,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感是影響最大的。所以,如果孩子在出現安全感不足的情況時。家長要盡可能的幫助孩子把失去的安全感找回來。那么如何補救孩子的安全感呢?
如何補救孩子的安全感
1、親子溝通少用威脅與回拒。
在教養孩子的原則上,父母仍然不可以太寬待,有些父母認為跟孩子做朋友最好,但是這有時反而會失了分寸,孩子無法對父母有所敬畏。我覺得最好是做個友善的父母,讓孩子容易親近,沒有太多距離。
父母應該適當地使用其權威,讓孩子更有責任感。父母應該是家里的導航者,甚至讓孩子覺得家是一個避風港,無時無刻都能找到安全感。
2、父母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孩子犯錯切勿打罵,要悉心教導。
當孩子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父母要及時的幫忙疏通引導。多陪伴孩子,多給孩子一個擁抱甚至是一個微笑。不要做虎媽虎爸,要和孩子做朋友,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有安全感。
3、更多的深情陪伴能給予孩子安全感。
現在有許多俗稱的“假日父母”,即父母平常都將孩子托付給保姆或是長輩照顧,自己則因為工作應酬而很少陪伴孩子,甚至不接孩子回家,孩子難得與父母見上一面。而對于孩子來說,爸爸媽媽就像是玩伴一樣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將很難養成良好且規律的生活習慣,安全感自然也就無從建立或鑄就了。
4、家長要足夠尊重孩子。
當孩子對你說出他的心里想法時,是表現出對你的一種信任。這個時候的家長,不應該表現出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或者去說一些打消孩子積極性的話。哪怕你覺得這個想法不切實際,也要選擇用一種溫和的方式去和孩子說。
小朋友嘛,總是天真無邪的,想到哪就說到哪。而大人這個時候要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傾聽者,這也會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一種安全感。
5、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要避免搬家或者長途旅行。
如果孩子正處在不安的階段,那么一定不要胡亂改變生活習慣,生活環境,不要帶孩子長時間旅行,這樣讓孩子的不安感會更強,只有固定的東西,熟悉的環境才能讓孩子比較有安全感一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