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些家長以為把孩子送到學習,有老師管著就萬事大吉了,就不用了操心了,對孩子在學校是事情從來不過問,根本不關心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好好學習,這樣可不行,作為家長還是應該多配合老師管理孩子才行,那么,家長怎樣配合老師管理好孩子呢?
家長怎樣配合老師管理好孩子
家長要明確教育孩子的責任,明確家庭教育是終生的,幼兒園教育是暫時性的,更要明確幼兒期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有部分家長總認為,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無論孩子的身心發展或行為習慣培養都應由幼兒園負責,極少甚至從不過問孩子在園的行為表現。更有甚者把對孩子的教育責任都推給幼兒園。
要知道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實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的言行、態度,都在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
家長要配合老師管理好孩子,要明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必須嚴愛有度和嚴愛結合,科學地愛孩子。
在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上,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嚴厲苛求,對孩子的差錯動輒訓斥;有的家長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和無理要求百依百順,無原則地遷就,過分溺愛放縱,這都會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和習慣。要知道愛不能代替教育,嚴格要求是愛的體現,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有些人過分嚴格,有些人過分遷就,這兩種情況都應當避免。”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勿只重知識,輕個性行為發展。
有部分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只關心孩子所學知識的多少,卻從不過問孩子的行為表現,甚至對老師反映孩子的不足之處,從不究其原因,只喜歡老師報”喜“不報“憂”,久而久之,使孩子形成不良行為習慣,這樣的家長是不能配合老師管理好孩子的。
在家長配合學校的這個過程當中始終要讓孩子堅信家長和自己是堅定的站在一起的。而不是站在老師的立場是對孩子進行約束。
因為比起孩子將來在學校受到霸凌或者是受到一些我們無法想象的傷害相比,一兩次的考試成績真的不是什么大事,家長一定記得不能因為學習這個事情搞壞了親子關系。這是所有的所謂配合教育的一個大原則和大前提。
所以家長想要配合老師管理好孩子,我們的原則就是如果老師是真的為孩子好,我們不妨配合他;如果老師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業績,那么就要選擇性對待,千萬不要因為配合教育而損害親子關系。
當孩子上學時,學期一開始就得抽空去學校拜訪教師,最好花上一些時間觀察一下孩子所在的班級。對一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師有何要求、要讀哪些書等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保證孩子不缺課,不要自作主張地安排孩子的日程表。
不要在孩子面前把老師說得一無是處。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老師自身肯定也有不完美的一面,家長可以私下向老師建議,但切忌詆毀老師,損毀老師的形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