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總是偷錢屢教不改,是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在孩子第一次偷錢時,家長就應該對孩子進行合理的教育,這樣孩子之后才不會再犯,那么,孩子總是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呢?
孩子總是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當孩子發現用錢就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自己內心的欲望將會無法抗拒這種好處,希望能拿到越來越多的錢。
作為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欲望,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想得到的話要首先問父母能不能給自己,這才是有禮貌的孩子。
對于孩子總是偷錢屢教不改,家長也要通過觀察了解孩子想要什么,并告訴孩子怎樣做才能得到它。如果家長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孩子只能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了。
孩子上小學以后,家長可以適量給孩子一些零花錢。并且提前和孩子商量這筆錢的用處,有益于孩子對金錢的管理能力。
當孩子手里有了零花錢以后,看到其他同學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就不會冒風險在家里“偷錢”了。
要杜絕孩子“偷拿錢”的問題,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同時把家里的錢放置妥當。
家長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花錢大手大腳,也不要用金錢當作孩子的獎勵。過分灌輸金錢觀念,這對于沒有工作能力的孩子來說并不是好事。
與其用金錢去捆綁孩子,不如多在感情和心理上關注孩子,以免孩子因為內心孤獨而通過“偷”來補償自己。
孩子總是偷錢屢教不改的原因
有的家長可能禁止了孩子某方面的需求,比如想吃零食、想要玩具,父母偏不給買,孩子內心會進行反抗,私下拿錢去購買,滿足自身的愿望。
或者是家長經常給娃灌輸“家窮”的觀念,當看到小伙伴炫耀自己的玩意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可是家長又無法滿足,于是為了挽回面子,偷錢購買更高檔的東西,在朋友面前炫耀,證明自身的家庭實力,以此獲得心理平衡和自尊。
孩子內心對物品歸屬權沒有明確的定義,分不清“偷”和“拿”的區別,如果小時候看到喜歡的東西直接拿走,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沒必要大驚小怪,沒有及時制止教育,而選擇放任自流,那么孩子的膽量增大,欲望增強,當他們對錢有了興趣后,就會理所當然地“拿走”,逐漸養成偷竊習慣。
有的家長可能自身喜歡占便宜,買菜時捎兩根蔥,購物時拽幾個袋子,或者明目張膽地肆意使用公共資源等,孩子看在眼里,便會付諸于行動,認為侵害他人利益是正常的事情。
如果孩子遭到其他人的指使和脅迫,為了滿足別人的要求,出于保護自己的心理被迫去偷錢,可是又被威脅不準告知父母、老師實情。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