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還小的時候常常會出現脾氣大、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的情況,這個時候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告訴孩子情緒管理的方法,以便孩子能把自己的情緒控制到非常好的狀態。
孩子情緒管理的方法
1.讓孩子認同自己,有情緒空間
要讓孩子喜歡自己,家庭要給孩子認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讓不良情緒帶給家庭、帶給孩子。
要塑造出一種安全、溫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賞的眼光鼓勵自己的孩子,讓身處其中的孩子產生積極的自我認同,獲得安全感,讓其能自由、開放地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緒感受不因壓抑而變質。
2.讓孩子學會樂觀面對生活
作為父母,要培養孩子樂觀地面對人生,自己首先對生活要有一種樂觀的態度。孩子的情緒受父母行為的直接影響,與孩子相處時,父母必須樂觀一點。
在教育孩子學會樂觀地面對人生時,除了多與孩子交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予鼓勵和支持。
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孩子進取,克服一些他現在克服不了的困難,只有這樣,才能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保持樂觀。
3.教會孩子宣泄不良情緒
人在精神壓抑的時候,如果不尋找發泄機會宣泄情緒,會導致身心受到損害。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淚水含有的毒素比較多,用淚水喂養小白鼠會導致癌癥。可見,在悲傷時用力壓抑自己,忍住淚水是不合適的。
另外,在憤怒的時候,適當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發脾氣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時,不妨趕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個體力活來干,或者干脆跑一圈,這樣就能把因盛怒激發出來的能量釋放出來。
4.幫助孩子學會轉移注意力
就像我們前面說的,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的也快。爸爸媽媽們可以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讓孩子投入到其他的活動中,幫助孩子從負面情緒中掙脫出來,進而調節孩子的情緒。
比如說孩子生氣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引導孩子做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即使是一些簡單的收納,也可以讓孩子在勞動中遺忘自己剛才為什么發脾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