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每個孩子在上學期間總會有很多情緒和老師的想法是相對立的。不過孩子的表現不同罷了。但是如果孩子與班主任產生對立情緒過于明顯對孩子的學習有大的影響家長就要及時給予孩子引導了。那么孩子與班主任產生對立情緒怎么辦?
孩子與班主任產生對立情緒怎么辦
1.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作為家長,如果一味的避免孩子的不滿,讓孩子無條件服從老師,這只會加劇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有些家長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過度溺愛孩子,甚至跟孩子責怪老師,去學校和老師大吵一架,結果情況更糟。
在這方面,父母應該學會培養孩子的同情心,有時也被稱為移情。站在孩子的角度重新審視老師,必要時也可以創建一個換位思考的角度,讓孩子學習更體貼他人,理解他人。
這樣,在家里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師的關系,減少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教導孩子尊重老師,同時鼓勵他有想法就表達出來。
2.盡量在第一時間與老師溝通
與老師溝通時也盡量不要問事情的經過,而是先表達對老師的謙意。一個在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了幾十年的老教師在一次與學生聊天時說過一句話:我呀,這輩子只求能有幾個學生理解我,在閑暇的時候想起我就行了。
老師有時也是為孩子好,會用他的想法考慮事情,你說哪個對哪個錯,大家相互理解點。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與老師發生沖突以后,更需要冷靜呀。
3.讓孩子多和別人交流
如果他課后能主動向老師解釋一下事實情況,并告訴老師自己的心情,事情不會是現在這樣。
4.尊重孩子,讓孩子發表對學校和老師的看法
當孩子產生了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后,家長首先要以一種溫和的態度與孩子交談,不要制造壓力,讓孩子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發泄對老師的不滿,這種發泄還可以起到一種平衡心理的作用。
家長提供了一雙耳朵,認真地傾聽,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煩惱得到了尊重,就會毫不隱瞞地把自己的態度,抵觸老師的原因講出來。
家長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后,與孩子一起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觀地看待抵觸情緒。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因勢利導,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提高孩子認識自己缺點的能力。
5.讓孩子學會將心比心
比如老師正在給全班同學講課,忽然聽到有講話的聲音不得不停下來,會是什么感覺呢?多為別人想想,心里會平衡許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