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學遲到其實是原則上的問題,家長在對待孩子原則上問題的時候,要從孩子小時候就嚴格對待。不能給孩子留出鉆縫子的機會,尤其是面對孩子遲到這件事,家長更是要及時引導。那么孩子上學遲到怎么引導呢?
孩子上學遲到怎么引導
1.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和愛心
單純進行粗暴的責罰收效稍微,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孩子遲到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缺乏興趣,或是跟老師、同學鬧矛盾,這些情況下孩子都可能會出現上學遲到或不想去學校的情況。
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溝通,善于傾聽,鼓勵孩子向家長傾訴在學校碰到了哪些不開心的事情。出現這些問題時及時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掉,千萬不要因為孩子不想上學而影響了學業,且養成拖延和遲到的壞習慣。
2.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的家長喜歡熬夜、睡懶覺,到了早上又起不來,導致上班前手忙腳亂還總是遲到,孩子看得多了,自然就會效仿。
3.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在開始某件事情前,大人先把時間計劃告訴孩子,包括要等到什么時間才能做什么、要持續多長時間等,讓孩子可以做到心里有數。
4.營造科學的睡眠環境
我們都知道自然光線對人體的健康有好處。遮光率過高的房間反而讓孩子久久不愿起床,感受晝夜交替的變化,才是最適合孩子的睡眠環境。可以把孩子房間里遮光窗簾更換薄一點。
5.承擔遲到的后果
有時候,在孩子看來遲到并不是一件壞事,是因為他們并沒有真正體驗過遲到帶來的后果。孩子上學遲到之后,我們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和老師說明情況,承擔遲到帶來的后果。除此之外,也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孩子反省今天遲到的原因。
為什么孩子上學遲到
1.時間管理不當而遲到
這種孩子的表現是日常時間觀念不強,不太會管理時間,完成作業時間較長,睡覺時間較晚,有經常的熬夜現象。針對這個類型的孩子,我曾經采取過幫助其規劃和管理時間的方法,讓他們學會管理時間,從而達到加強時間觀念的目的。
2.孩子沒有承擔后果的意識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已經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雖然孩子們都清楚遲到是不好的事情,但真正遲到后,發現并沒有承擔相應的后果,孩子也就認為這件事沒那么嚴重。相應的也不會產生自責心理,下次遇到同樣的事,就會忘記前面發生的事。
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及時制定計劃,可以通過和孩子定規矩,或者玩游戲的方式,讓孩子逐漸主動養成守時的好習慣。同時,如果孩子遲到了,可以制定一些較為合理的懲罰方式,比如做家務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