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隨著電子產品的興起,手機也成了每個人的生活必須品。成年人用手機溝通、辦公、消遣時間,常常看著手機里的內容就熬至深夜。而手機也成了孩子們的“玩具”,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機,甚至如果家長不給手機就會嚎啕大哭。
孩子玩手機不給就哭鬧怎么辦
1、以身作則,引導孩子閱讀。
愛玩手機的不僅是孩子,許多的成年人一樣抵制不了手機的誘惑。只是孩子還在成長,對網絡信息的判斷能力不夠,過早的接觸手機,對孩子的三觀形成很大影響。
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總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你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還沒有你玩手機的時間長,那就是家庭教育的失敗。父母在孩子面前,最好能夠放下手機,拿起書本教導孩子閱讀,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學習榜樣。
2、發掘興趣,分散手機誘惑力。
孩子愛玩手機,也許是沒有自己的目標,過于枯燥導致。家長們平日里多多注意孩子是否有發呆、嘆氣等現象,引導孩子發展出自己的興趣。
3、用其他感興趣的東西去吸引孩子
其實因為小孩子充滿好奇心,所以就會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吸引。手機也是一樣的,因為孩子被手機吸引了,所以才會如此的沉迷于手機,這個時候,媽媽爸爸就應該了解孩子喜好。比如說孩子喜歡去游樂場,就應該帶孩子多去游樂場玩一玩,讓孩子能夠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的地方。
孩子長時間看手機的危害
1、視力水平下降
孩子長時間看手機,在視線范圍內只有手機小小的屏幕,小小的字體;這對孩子的視力都是極大的考驗。雖然手機中的輻射對人體并沒有過大的傷害,但“積少成多”孩子長時間沉迷于手機,再少的輻射最終都會給人體帶來傷害。長時間玩手機的孩子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視力水平的下降。
2、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孩子長時間地玩手機就只是沉迷于自己與手機的世界里,減少了和小伙伴玩耍的機會,不能掌握與人交往的能力,而孩子長時間這樣的狀況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沉迷手機導致不會與人交流,不會與人交流就再次拿起手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更是不利于孩子將來的正常發展。
3、不利于心理健康
電子產品中的一些內容并不適合孩子觀看,而孩子年齡小“三觀"還并沒有完全形成,對于一些是非對錯也難以有清晰明確的判斷;對于手機中的一些人的言語、行為就會產生模仿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往往是與孩子的身份不相符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