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朋友之間玩鬧,難免會有摩擦產生。但是很多孩子受到小伙伴欺負后,選擇了沉默。如果家長注意到了孩子的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平時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不語、易怒和不安常哭泣。孩子可能在學校遭遇欺負,需要父母的幫助。那么孩子受欺負家長怎么辦呢?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么辦
1、先忍一忍,講講道理
如果孩子遇到的問題是口頭之爭,或者只是輕微的身體碰撞,可以引導孩子忍一忍講講理,表明立場為自己分辨。要讓孩子明白:道理要講,但卻不是任由對方割宰。講道理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意見,為了不失去教養,是一種謙讓的表現。
2、如果對方變本加厲,打回去
如果跟對方講完道理,對方依舊是一副“不依不饒,就欺負你”的姿態,甚至變本加厲,那么一定要教會孩子打回去。這不是在教孩子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是在讓孩子跟對方傳遞一種信號:我不是一個任人捏的軟柿子。防止孩子以后的性格懦弱,任人欺負。
3、家長要成為孩子堅定的后盾
無論孩子遇到什么情況,特別是當他被欺負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當他的避風港,讓他知道自己是他的依靠。如果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出面制止也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時候,父母要出面警告對方的孩子,甚至跟對方家長交涉,禁止孩子被繼續欺負。
4、父母和老師的良好互動關系
家長要跟老師建立好良好的溝通渠道,平時互通有無,孩子一有什么情況,家長能夠及時掌握,同時通過老師在學校的協調,讓一些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事情讓老師出面溝通會更好,避免矛盾升級。
為什么有的孩子總是被欺負
1、家長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壓力大成績不好時,父母感受不到孩子內心的煩惱,還一直批評他學習不認真,成績低。家長只重視學習成績,根本沒有留意過孩子的心理健康。
甚至,孩子在家里說起來跟同學的矛盾,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專心學習,還有時間分心想別人,太不知道上進了。沒有在乎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需要家長哪些幫助,就會導致孩子一直受到傷害。
2、經常被父母貶低。有的家長看自己的孩子缺點太多,學習不行,比賽拿不到名次,上學經常忘帶東西,早晨不愛起床等等。有的家長經常給老師打電話說自己的孩子什么也不行,希望老師多照顧。孩子生活在批評和責備的環境里,就算在學校被欺負了,也不敢跟家長說,才會長期被欺負。
3、人際交往能力差。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交朋友反而容易分心,因為忽視了社交能力的培養。卻不知,不會交朋友,對孩子傷害是很大的。
沒有朋友的孩子,在學校很容易被孤立。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人愿意幫忙,沒有人站出來撐腰,被欺負的時候都沒有人可以求助,甚至伸把手。喜歡欺負人的孩子最喜歡針對的,就是這樣的孩子。
4、孩子的應變能力較差。有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缺乏對于應變能力的訓練,所以在一些場合下,往往不能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要知道很多矛盾的起因,往往并不是因為一些大的沖突,有可能只是其中一方,沒有對另一做好應變,才會導致孩子出現被欺負的現象。
孩子受欺負正確對待的方法
1、一旦發現異常,父母應主動找孩子談話,語氣溫和,態度誠懇,問孩子發生了什么事兒。如果孩子不回答,問題可以更具體一點:“和老師有關嗎?還是和同學有關?”避免問太多、太抽象的問題,否則可能造成孩子永遠閉嘴不談的反效果。
2、如何孩子還沒做好告訴你的準備。要在結束談話前告訴孩子:“或許你現在很難告訴我,你只要想說,爸爸、媽媽隨時都在。我們可以承諾你,你說什么我們都不評價,我們會認真傾聽。”這樣可以預留下次談話的空間。
3、通過使用紙條把你的擔心寫在上面給孩子看,也是很好的方式。等待的時候,父母先讓自己安定。當孩子愿意去說的時候,父母要先聽懂了,這樣才能想出好辦法。
4、要用心傾聽孩子的建議。當父母希望介入找老師談時,先問過孩子:“希望爸爸、媽媽怎么做?”了解在整個學校系統中,孩子覺得誰是真正可以幫他的人?也許那只是某科任老師,而非導師或輔導老師。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