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1歲孩子不愛學怎么辦?孩子自學能力的養成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態度有很大關系。如果父母對孩子過于保護,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孩子就難以養成獨立的性格。所以父母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習探索,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和認真思考的習慣,使他具備發展的基本素質,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可使孩子終身受益,但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父母用科學的方法、恒久的耐心長期堅持,主要做法包括:
1、多用啟發的方式來指導孩子,千萬不要包辦代替。
不要全權為孩子操持,要鼓勵孩子自己進行學習安排,分析自己的學習狀況,積極思考,在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經常進行討論、探討,讓孩子去感悟、領會、理解、掌握。
2、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孩子享受到成功感。
孩子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以避免孩子產生挫敗感而產生對學習的厭倦和畏懼情緒。父母絕不要不責怪孩子笨拙,不呵斥孩子無能。父母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3、培養孩子學習鉆研的興趣。
父母需要悉心觀察,要千方百計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參與的意識和能力。家長要鼓勵孩子好奇、好問。求知,引導孩子多思好問,鼓勵孩子從多角度分析問題,逐步培養求異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輔導孩子利用多種方式去探究,或者利用工具書、或者自己潛心思考、或者在網上搜索、或者去圖書館查詢等,讓孩子體會到攻克難題后的喜悅。
如果孩子因為挑剔老師而不聽他的課,就會出現偏科的現象,作為家長,必須告訴孩子,不管你喜不喜歡老師,都要認真聽課。經常被打壓,失去存在感,你看你的字寫成這樣,你怎么考這么點分,你看你對得起誰,這就會讓孩子對學產生恐懼;和老師關系不好,他喜歡這位老師他就愿意聽這位老師的課,他不喜歡這個老師就不愿意聽這個老師的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